宜城市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宜城市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2018-11-04发布于湖南
宜城市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PAGE 宜城市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调整完善 文 本 宜城市刘猴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七年四月 PAGE II 前 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合理调控、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在保护耕地、协调各业用地、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指导作用,对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约和引导用地需求、控制用地外延发展挖掘内涵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全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刘猴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襄阳市的有关规定,以及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宜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计划等为依据,规划范围为刘猴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本调整以2014年为基期年, 2020年为目标年。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80968865 头部章 总则 PAGEREF _Toc480968865 \h 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66 头部节 规划目的 PAGEREF _Toc480968866 \h 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67 第二节 规划任务 PAGEREF _Toc480968867 \h 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68 第三节 规划依据 PAGEREF _Toc480968868 \h 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69 第四节 规划范围 PAGEREF _Toc480968869 \h 2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0 第五节 规划期限 PAGEREF _Toc480968870 \h 2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1 第二章 镇域概况 PAGEREF _Toc480968871 \h 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2 头部节 现状概况 PAGEREF _Toc480968872 \h 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PAGEREF _Toc480968873 \h 5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PAGEREF _Toc480968874 \h 6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5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PAGEREF _Toc480968875 \h 7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6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480968876 \h 9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7 头部节 规划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480968877 \h 9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8 第二节 主要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480968878 \h 9 HYPERLINK \l _Toc480968879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与重点 PAGEREF _Toc480968879 \h 10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0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PAGEREF _Toc480968880 \h 1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1 头部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PAGEREF _Toc480968881 \h 1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2 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PAGEREF _Toc480968882 \h 1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3 第三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PAGEREF _Toc480968883 \h 12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4 第四节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PAGEREF _Toc480968884 \h 1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5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PAGEREF _Toc480968885 \h 14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6 头部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PAGEREF _Toc480968886 \h 14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7 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PAGEREF _Toc480968887 \h 15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8 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PAGEREF _Toc480968888 \h 16 HYPERLINK \l _Toc480968889 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 PAGEREF _Toc480968889 \h 17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0 第五节 林业用地区 PAGEREF _Toc480968890 \h 17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1 第六节 其他用地区 PAGEREF _Toc480968891 \h 19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2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PAGEREF _Toc480968892 \h 20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3 头部节 允许建设区 PAGEREF _Toc480968893 \h 20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4 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PAGEREF _Toc480968894 \h 21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5 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PAGEREF _Toc480968895 \h 22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6 第七章 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 PAGEREF _Toc480968896 \h 2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7 头部节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PAGEREF _Toc480968897 \h 2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8 第二节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PAGEREF _Toc480968898 \h 23 HYPERLINK \l _Toc480968899 第三节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PAGEREF _Toc480968899 \h 23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0 第八章 重要建设用地安排 PAGEREF _Toc480968900 \h 25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1 头部节 城镇建设用地 PAGEREF _Toc480968901 \h 25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2 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 PAGEREF _Toc480968902 \h 25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3 第三节 基础设施用地 PAGEREF _Toc480968903 \h 27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4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480968904 \h 28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5 头部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PAGEREF _Toc480968905 \h 28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6 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06 \h 28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7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480968907 \h 29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8 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08 \h 30 HYPERLINK \l _Toc480968909 头部节 法律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09 \h 30 HYPERLINK \l _Toc480968910 第二节 社会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10 \h 30 HYPERLINK \l _Toc480968911 第三节 行政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11 \h 31 HYPERLINK \l _Toc480968912 第四节 经济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12 \h 31 HYPERLINK \l _Toc480968913 第五节 科技措施 PAGEREF _Toc480968913 \h 32 PAGE 33 头部章 总则 头部节 规划目的 根据宜城市刘猴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客观需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筹规划各类各区域用地,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宜城市刘猴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 规划任务 (1)根据刘猴镇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土地利用方向和目标; (2)根据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的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3)确定和配置规划期内全镇的基本农田、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 (4)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各用途区的管制规则; (5)制定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2009]51号); (6)《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与报批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26号); (7)《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54号); (8)《宜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9)《刘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10年)》; (10)其它相关规划、技术规范、政策规定和基础资料。 第四节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刘猴镇行政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为19012.58 公顷。 第五节 规划期限 本次调整以2014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第二章 镇域概况 头部节 现状概况 (1)自然条件 刘猴镇是HYPERLINK /view/2562243.htm \t _blank宜城市西南部的商贸重镇、茶叶大镇。西凭荆山山脉,与三县林区和远安煤区相连;南北分别与HYPERLINK /view/624885.htm \t _blank荆门市、HYPERLINK /view/615493.htm \t _blank南漳县接壤,有周边六个乡镇相拱卫;东临汉江平原,与焦枝铁路、207国道、汉江航道相距15--30公里,是沟通山里山外的要冲,辐射三县市边界地区的货物集散地,数有HYPERLINK /view/23698.htm \t _blank金三角之称。 刘猴镇属低山丘陵的地带,东、西、南三面边界地带均为岗地,略高,中部分布着零星小平地,北部略低。地形以丘陵为主,全镇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岗地占10%,零星小平原约占20%。全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三股泉的无烟煤,储存量为五万吨,且埋藏较浅。主要的资源林产包括茶叶、柑桔、杂果、HYPERLINK /view/40432.htm \t _blank食用菌、竹林、HYPERLINK /view/411900.htm \t _blank药材等;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硅石、方解石、石英沙、石灰石、铁矾土等;主要水产为莲藕、鱼类;畜产以生猪和家禽为主。 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年):茶叶300吨、柑桔4000吨、香菇5万公斤、杂果3000吨、木材2000立方米、莲藕2000吨、家禽20万只、稻子2万吨、麦子0.6万吨。 (2)行政划分 全镇选辖19个行政村,包括刘猴、陈湾、长乐、党畈、猴垱、云台、黄金、红岗、杨湾、石河、前程、三里、杨李、新垱、邓冲、团山、钱湾、赵咀、胡坪;3个居委会和小南河水库,120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镇总人口367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11人。 (3)社会经济 全镇2014年粮食播种总面积87936亩,粮食总产量48745吨,人均粮食生产水平1467公斤/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49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300元。本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四季分明;民风淳朴,劳力资源丰富,工价偏低;镇卫生院被省授予“一甲卫生院”,外科是强项;12所小学和中学均为达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建有电视差转站和有线电视网络,具有自办电视节目的能力; 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通讯实现了光纤传输和交换HYPERLINK /view/1687145.htm \t _blank程控化;有两座三十五千伏变电站,主变电总容量5000伏安,电力充足,供电正常。水源充沛,水质纯净,集镇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000吨。建有生猪、茶叶、山货土特、农贸和日用品五大HYPERLINK /view/9165.htm \t _blank市场,交易活跃。社会秩序安宁,是襄阳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全省养猪头部镇:由于刘猴生猪品质优良,这里的生猪一年四季供不应求。2007年,该镇为推广科技养猪的新模式——“150”型标准化养猪(即养猪实行全封闭饲养管理,一批要喂养150头),专门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新建标准化“150”猪圈的农户,除兑现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外,新建一个猪圈另外奖励2000元。目前,该镇建成和在建“150”标准化猪圈已达到99栋。用新模式猪圈喂养的生猪从仔猪到出栏比传统喂养的周期缩短了近一个月,去年刘猴镇一年就出栏生猪25万头,成为襄阳养猪头部镇。 (4)区位优势 刘猴镇建成区1.8平方公里,街道呈三纵三横格局,布局紧凑、建筑整齐、街道整洁、全部实行了绿化、硬化,初具山水园林城镇特色。刘猴镇建有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自来水直接引用小南河的山泉,水源充沛;251省道由东至西穿镇而过,东距火车站、荆襄高速公路、207国道、汉江航道及市区仅20一38公里,西可通东巩、远安煤田和林区,南北有路通达邻县市,交通便利;固定电话、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齐备,联络方便;中小学、医院、影剧院、休闲景点等设施一应俱全。刘猴有林产山货、粮油、生猪、农贸、日用品等几大专业市场,辐射半径达40公里,是四县市交界地区的中心集镇,交易十分活跃,享有宜城币西南部“商贸重镇”之美誉。另两个集镇分别为李当街和董集街,它们拱卫着中心集镇,发挥着“卫星集镇”的作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2014年刘猴镇土地总面积为19012.5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6794.5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574.07公顷,未利用地面积643.92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8.33%、8.28%、3.39%。 (1)农用地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7883.57公顷,园地面积311.69公顷,林地面积7162.07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1437.26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1.47%、1.64%、37.67%、7.56%。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38.76公顷,其它独立建设用地24.59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048.53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62.19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0.20%、0.13%、5.51%、2.43%。 (3)其它土地 其它土地水域面积211.03 公顷,自然保留地432.89公顷,分别占土地面积的1.11%、2.28%。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刘猴镇属低山丘陵地带,东、西、南三面边界地带均为岗地,略高,中部分布着零星小平底。地形以丘陵为主,全镇蕞高处为西部荆山余脉的石盐山高峰,海波495米,蕞低处是董家集的碑河河谷,海拔75米,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全镇水资源相对缺乏,解放后兴修水利。该镇耕地植物主要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和旱粮作物。 (1)土地开发利用率高 镇域内土地利用率已达96.61%,未利用地仅3.39%。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气候适宜,土地自然生产力高。 (2)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开发潜力十分有限 全镇未利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39%,分布零散,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资源潜十分有限。全镇未利用地大部分属于荒草地、林地和园地。 (3)土地利用条件优越 土地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拥有良好的自然山水优势,为发展综合性、多样性的农业区域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产出率不高,耕地难以有效保护。 传统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影响农民积极性,爱地、养地的观念淡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破坏了耕地表层土壤,同时农民土地保护意识薄弱,频繁使用农药造成土地污染和土地质量的严重下降。 (2)建设用地用地粗放,土地集约水平不高。 由于经济不断发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质量要求趋向高标准,但是农村仍然以单家独户居多,呈现出零星杂乱状态,人均居民点用地偏大,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待于提高。一是由于砖瓦厂及小窑场的占地面积日益增大,得不到有效控制;二是由于空心村的村内闲地不能及时治理、复垦,造成一方面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加新增地的矛盾,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 (3)农业与非农业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速度大大加快,由于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建设占用的耕地多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优质耕地,新开发的耕地难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相当,进而加剧了农业土地利用与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 (4)山区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村组内的生活交通要道为土路,基本没有绿化,农户庭院多数为老式,牲畜依然实行放养方式,且没有修葺沼气池等现代化家用设施,致使村组内环境比较恶劣。且村组内部没有实施统一规划,村庄内部的分散空闲地,无法集中规划为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 (5)中低产农田改造不足 该镇农田开发、耕作处于自发状态,且受地形限制,主要是外延发展,不注重挖潜,形成了松散式的分布格局。目前中低产农田仍占据该镇土地较大比例,其利用率相对低下,加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区域仍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农田产量相对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其质量、产量水平。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头部节 规划基本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红线 立足于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并实行由单纯的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并重转变。各项非农建设要优先利用未利用和其他农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初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 (3)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贯彻环境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主要规划目标 (1)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014年刘猴镇耕地面积7883.57公顷,规划确定2020不低于7599公顷。 规划2020年刘猴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708公顷。 (2)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及占用耕地调控指标 2010-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0.12公顷以内,占用耕地不突破52.25公顷。 (3)耕地补充 规划期重点开展农村居民用地整理及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至2020年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不低于21.79公顷。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与重点 (1)统筹区域空间一体化管理。在符合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空间整合,构筑层次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村镇空间发展形态。 (2)城乡建设方面,着力开展村镇用地整理工作,积极推进中心村庄与集镇建设,重点推进刘猴镇城镇化建设,切实、合理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构建城乡协调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3)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任务,加强保护力度。按照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确保规划期内全镇6708.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防止耕地因城镇及工业的发展受到污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头部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优先安排农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城镇发展用地,其他各类建设用地确需用地的,应以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为原则,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 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以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根本目标,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能够开发为农用地的,优先开发为农用地。到2020年全镇农用地总面积16799.8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8.36%,较2014年增加5.26公顷。 (1)耕地 到2020年全镇耕地总面积为7857.8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1.33%,比2014年减少25.74公顷。 规划期内必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应控制在52.25公顷以内。 (2)园地 到2020年全镇园地总面积为311.6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64%,较2014年减少0.03公顷。 (3)林地 到2020年全镇林地总面积为7147.7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7.59%,比2014年减少14.30公顷。 (4)其他农用地 到2020年全镇其他农用地为1482.5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80%,比2014年增加45.32公顷。 第三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围绕提高建设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规划期间,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相应增加,城镇用地适度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度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1570.1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26%,较2014年净减3.88公顷。 (1)城镇用地 到2020年全镇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8.76公顷以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20%,和2014持平。 (2)其它独立建设用地 到2020年全镇其它独立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0.32公顷以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11%,比2014年净减4.27公顷。 (3)居民点用地 加大闲散居民点整理复垦力度,到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控制在1056.16公顷以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55%,比2014年增加7.63公顷。 (4)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到2020年全镇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454.6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39%,较2014年净减7.23公顷。 第四节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规划期间全镇水域用地保持不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自然保留地。到2020年未利用地面积为642.54公顷,比2014年净减1.38公顷。 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根据刘猴镇土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的要求,按照有利于统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布局,有利于统筹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实行分类指导区域土地利用、保持土地利用方向和调控措施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全镇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其他用地区。 头部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全镇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7244.69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38.10%。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区域,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其他用途建设; (2)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未经批准不得转变用途,鼓励区内其它用地转为基本农田或为基本农田服务的用地。对影响农业生产的现状建筑物和构筑物规划期间必须实施搬迁,并及时进行环境的修复和复垦。对现状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等零散的建设用地鼓励搬迁整理,及时复垦为耕地,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除经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点项目,经论证确需占用基本农田,可依法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外,其余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实行基本农田“先补后占”,且用地补偿执行法定蕞高标准; (4)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没有条件开垦新基本农田,或者有条件开垦,但需要在占用基本农田后进行的,必须缴纳基本农田造地费。占用基本 农田后开垦的新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与所占基本农田相当的,经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收缴单位应当将收缴的造地费全额退还给缴纳单位。 (5)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一般耕地在未被建设占用之前,按基本农田管制制度实施管护。 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该区面积约2324.27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2.22%。主要包括现有的成片园地、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城镇绿化隔离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田防护林、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其它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一般耕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堆放等活动; (4)限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但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该区面积1547.82公顷,占全镇土地的8.14%。该区是指为城镇建设需要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规划期间保留为城镇区域、规划期间新增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 城镇用地区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同时须符合经批准的城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应当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确定用地标准和规模;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5)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村镇用地区的管制细则为: (1)该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同时须符合经批准的城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应当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合理确定用地标准和规模;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 该区总面积21.04公顷,占全镇土地的0.11%。指为独立为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第五节 林业用地区 该区面积7224.29公顷,占全镇土地的38.00%。主要包括规划期间保留为林地的区域、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生态退耕等活动增加的集中连片林地、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及其他零星土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本区优先划定林地、生态建设用地等用途,原则上不得作为城市、建制镇及独立工矿用地; (2)严格控制区内林地转用,各类建设原则上不得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及人工造景林,不得擅自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严禁擅自乱砍滥伐、乱采滥挖; (3)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应尽量避开林地,确需占用的,须征得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 第六节 其他用地区 该区总面积650.45公顷,占全镇土地的3.42%。指除可开垦区以外的其他未利用地,包括暂时不能开发的裸土地、裸岩、砂砾石地等,河流、坑塘等水域,以及军事、监教、宗教、殡葬等特殊用地。 土地利用的管制细则为: (1)禁止任何不合规划、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倾倒废物污水等; (2)鼓励对废弃河道、零星坑塘水面等进行土地整理; (3)禁止盲目开荒和破坏自然植被的活动,禁止造成水土流失的江河挖土或填土行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4)禁止直接向区内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 (5)禁止向区内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废水、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6)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等排放污水和有毒有害废弃物; (7)禁止在区内贮存、堆置工业废渣、垃圾、油类和其他有毒物品。 (8)区内国防用地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9)陵园和公墓用地区之外的坟墓要迁向陵园和公墓用地区,杜绝乱葬现象。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划定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建设用地管制区。根据刘猴镇的实际用地需求,为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引导镇、村理性发展,划定了城乡建设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三个空间管制区。 头部节 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区域,涵盖了规划期内应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划分为城镇、村庄、工矿灯不同类型。允许建设区是城乡现状建设用地与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 刘猴镇划定的允许建设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以及连接村庄集镇的等级公路两侧,范围广,面积较大,有利于城镇、村镇各项建设项目的展开。 允许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据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也是城乡建设用地适应调整的允许区域。有条件建设区划定的原则是要按照保护资源和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案,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应少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刘猴镇划定的有条件建设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规模村庄外围的非基本农田部分,即主要分布在一般农用地。 有条件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可调整。如需完成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确有进行建设必要时,安排的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 刘猴镇划定的限制建设区主要是镇域内的各大小湖泊,水库,以及部分村落的林地,园地等。 限制建设区的管制细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现行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第七章 耕地和优质农用地保护 头部节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014年,刘猴镇耕地面积7883.57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47.52公顷,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1.79公顷,到2020年全镇耕地面积7857.83公顷,可以实现上级下达耕地保有量。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上级规划下达给刘猴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6708公顷,刘猴镇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以村为单位进行,本次调整完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7244.69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6712.92公顷。 第三节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对策 (1)镇政府要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制度。 (2)禁止建设占用、采挖、弃耕、向基本农田排放污染物等破坏基本农田行为。 (3)依法确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组织再造数量与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同时增收征地费用总额二至三倍的造地补偿费。 (4)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专项用于基本农田的再造、规划、建设和管理。 (5)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及其规划方案确需进行调整的,必须依法报经批准。 第八章 重要建设用地安排 头部节 城镇建设用地 (1)规划目标 加强中心城镇开发建设,积极融入宜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到2020年,全镇城镇人口达到53116人;其中,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9576人。 (2)用地安排 2014年全镇城镇用地38.76公顷。规划期间,城镇新增建设用地70.12公顷,主要位于刘猴村。 (3)扩展边界 为增强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弹性,划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设定有条件建设区。综合平衡用地需求和指标空间,将优先发展的地方列入城镇用地预留区,将远期发展区域列入有条件建设区。 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 (1)规划原则 农村居民点建设和旧村改造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中心村建设要有利于发展积聚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居民点建设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 (2)用地安排 2014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1048.53公顷。规划期间,通过整理,农村居民点增加7.63公顷。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由2014年318.83平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219.34平方米。 近年来刘猴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集镇建设力度,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刘猴集为中心集镇,小南河与北河在镇东交汇,恰似微缩了的武汉地貌。刘猴镇建成区1.8平方公里,街道呈三纵三横格局,布局紧凑、建筑整齐、街道整洁、全部实行了绿化、硬化,初具山水园林城镇特色规划期间重点建设刘猴、杨湾、杨李、胡坪、洪岗、石河、长乐7个中心村。 在中心城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将搞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组织建设和村庄建设四个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做到一步到位。同时结合“造福工程”和“安居平台”建设,按照“五要”工程的要求做好前期征地、拆迁工作,村两委牵头按规划做好“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各村还根据各自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区位优势,注重培育特色产业,使中心村成为乡镇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及各县直部门还在建设过程中予以重点扶持和对口帮扶。 洪岗村是该镇首批中心村建设试点村,全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村域有省道宜双公路经过,村域公路东连李当,北接南漳武镇,辅助交通为乡村水泥路。由于解放后不断兴修水利,全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相当充裕;现在全村家家通电,村村通车。规划期间,洪岗村因发展村内基础设施的需要,规划期内将扩建改建村内的乡镇公路,规划期间将现有的村内乡镇公路硬化,路面加宽。另外,洪岗村地处低岗丘陵地区,田块较平原地区相对零碎,对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利。因此,对涉及土地整理的区域,可以通过合并田块,改善农田水利等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的面积。 (3)扩展边界 划定农村居民点扩展边界,设定有条件建设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农村居民点建设可在有条件建设区内选址,但是不得突破扩展边界。 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全镇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战略,结合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重点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全镇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交通运输方面,有新建小南河生态园旅游公路、宜城旅游交通候车亭、农村客运候车亭、宜城市小南河汽车客运站以及董李路路面改造工程;水利方面, 23座大、中、小型水库加固扩建工程以及供水工程建设;电力方面,新建钱湾变电站、李垱变电站。 第九章 土地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头部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土地开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全镇土地开发主要是针对荒草地进行开发。猴当村、刘猴村、杨李村都有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均可大力开发种植蔬菜瓜果,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规划期间,全镇将加大力度开展农用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对废弃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复垦整治工作。全镇农地整理主要是对田、水、路、林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条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规划期内,结合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通过农用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复垦可补充耕地21.79公顷。 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 (1)法律措施 贯彻执行《土地复垦规定》,建立和完善土地复垦有关政策、法规的各项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加强领导,将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列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2)管理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承包治理,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开发治理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区域治理、集中连片,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承包管理,明确项目承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签订合同,明确承包者的责、权、利,做到定人员、定项目、定投入、定效益。 (3)经济措施 一方面,继续坚持实施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开发劳动积累制度,按照需要将农民义务工集中使用,依靠劳动积累,保证土地整理的劳力投入;另一方面,筹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用资金,在现有已经建立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按照项目规模大小、效益好坏给予补助,逐步形成投入——回收——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土地整理与复垦开发的力度。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承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有条件的积极探索引进外商、外资投入开发等新形式,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广泛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力求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规划期间,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特殊管理,至2020年划定林业用地区7224.29公顷,将刘猴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生活舒适、安全卫生、环境优美的城镇。 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 本规划经襄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纳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因此,从法律、社会、行政、经济、科技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头部节 法律措施 (1)加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执法力度。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巡回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强化监察职能,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用地的成本大幅度高于正常用地的成本,加强新增建设用地的跟踪管理。 (2)加强各行业规划的衔接。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具体落实本规划的意图。城镇、村庄建设、工业、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游业的用地规划均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第二节 社会措施 (1)增加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大宣传,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安排、指导各行业的基础性规划。 (2)落实规划公示和公众监督机制。加强土地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开查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年度公示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 第三节 行政措施 (1)推行政府领导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把政府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推进村镇土地整理、加大开发复垦力度作为考核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村镇建设积极推行“撤村并点”,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战略建立“中心村”、“小康村”,在农村实行“一户一宅”、“退旧宅建新宅”,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土地利用规划规定的标准内,腾出的旧宅基地通过整理复垦,因地制宜,加以合理利用。 (3)严格建设用地预审。严格依照本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土地年度利用计划进行土地的预审审批。依照行业用地标准和土地投资强度,核准用地规模,防止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4)完善严格的规划修改和调整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调整需经原规划批准单位同意,并必须进行专业咨询和专家论证。 第四节 经济措施 (1)加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成本。不得随意减免相关土地税费;征地补偿费必须足额及时落实,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2)加大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投入。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资金,对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贴,鼓励对承包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3)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转让。探索乡镇间通过有偿方式转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增加城镇农村实施城乡增减挂钩的积极性。 (4)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村民自愿腾出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给予奖励或补助。 第五节 科技措施 (1)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提高土地质量。 (2)建立规划的实施动态监测。根据规划实施情况,使年度计划与中长期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并能随着客观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修正和完善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及经济、科技、社会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3)建立稳定的规划实施管理队伍,强化规划管理队伍的培训学习机制,不断提高规划实施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附 表 表1 宜城市下达刘猴镇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单位:公顷 指 标 2014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单位:公顷) 一、耕地指标 7883.57 7599 约束性 二、基本农田指标 / 6708 约束性 三、建设用地规模 1574.07 1570 预期性 增量规模(单位:公顷) 四、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 70.12 预期性 表2 宜城市刘猴镇(420684003)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方案使用》 单位:公顷 规划基期年 规划近期目标年 规划目标年 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 7883.57 7857.83 7857.83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712.92 6712.92 约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1574.07 1570.19 1570.19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111.88 1115.24 1115.24 预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63.35 59.08 59.08 预期性 水利交通特殊用地 462.19 454.96 454.96 预期性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70.12 70.12 预期性 建设占用农地规模 68.74 68.74 预期性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47.52 47.52 预期性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 预期性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园地总规模 311.69 311.66 311.66 预期性 林地总规模 7162.07 7147.77 7147.77 预期性 牧草地总规模 预期性 表3 刘猴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面积单位:公顷 规划基期年 目标年 规划期间 地 类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规划期增减面积 农用地 耕地 耕地 7883.57 41.47% 7857.8300 41.33% -25.7400 园地 园地 311.69 1.64% 311.66 1.64% -0.0300 林地 林地 7162.07 37.67% 7147.77 37.59% -14.3000 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 1437.26 7.56% 1482.58 7.80% 45.3200 合计 16794.59 88.33% 16799.8500 88.36% 5.2600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38.76 0.20% 38.76 0.20% 0.0000 农村居民点用地 1048.53 5.51% 1056.16 5.56% 7.6300 采矿用地 0.0000 其它独立建设用地 24.59 0.13% 20.32 0.11% -4.2700 小计 1111.8800 5.85% 1115.2400 5.87% 3.3600 交通水利用地 铁路用地 45.49 0.24% 45.4900 公路用地 40.41 0.21% 40.33 0.21% -0.0800 水库水面 410.48 2.16% 358 1.88% -52.4800 水工建筑用地 10.98 0.06% 10.81 0.06% -0.1700 小计 461.8700 2.43% 454.6400 2.39% -7.2300 其他建设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32 0.00% 0.32 0.00% 0.0000 小计 0.3200 0.00% 0.3200 0.00% 0.0000 合计 1574.0700 8.28% 1570.1900 8.26% -3.8800 其他土地 水域 水域 211.03 1.11% 210.8 1.11% -0.2300 自然保留地 自然保留地 432.89 2.28% 431.74 2.27% -1.1500 合计 643.9200 3.39% 642.5400 3.38% -1.3800 土地总面积合计 19012.5800 100.00% 19012.5800 100.00% 0.0000 表4 宜城市达刘猴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单位:公顷 期限 项目 基期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 规划期间净增(+)减(-)耕地 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 增加合计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 其他 减少合计 建设占用 灾毁 其他 规划近期 7883.57 21.79 21.79 47.52 47.52 -25.73 7857.84 规划期 7883.57 21.79 21.79 47.52 47.52 -25.73 7857.84 年均增减 4.36 4.36 9.50 9.50 -5.15 表5 宜城市刘猴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单位:公顷 项目 规划近期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占用农用地 占用耕地 一、城乡建设用地 29.38 28.33 25.54 1、城镇用地 0.00 0.00 0.00 2、农村居民点用地 29.38 28.33 25.54 3、采矿用地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 0.00 0.00 0.00 二、交通用地 40.75 40.42 21.98 三、水利设施 0.00 0.00 0.00 四、其它建设用地 0.00 0.00 0.00 总计 70.12 68.74 47.52 年均占地 14.02 13.75 9.50
2006-2020年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和《省级土地利用.doc
泸溪县“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doc
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docx
仙游县“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
用于多种天线的固定支架.pdf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及触摸屏.pdf
一种可防接线松动的影像设备连接装置.pdf
一种防盗防拆燃气表接头.pdf
一种大电流旋转式隔离开关.pdf
一种应用于摇头电风扇的塑封电机.pdf
按键组件及包括该按键组件的遥控器.pdf
新型电感骨架以及磁环电感.pdf
按键板及包括该按键板的遥控器.pdf
一种轻质全复合带电作业操作杆.pdf
免授权频段无线数据传输装置.pdf
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课件作者李宗义第1章绪论课件.ppt
5七律 长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pdf
运输与配送管理完整版电子课件.pptx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课前预习单(1-4课).pdf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34道带答案.pdf
学校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工作制度.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8101938号-1
ICP经营许可证/EDI许可证:川B2-20180569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