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长坪镇:深化农旅融合打造“锦绣长坪”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灌木丛生,现在都种上了一排排的七叶一枝花、白芨、黄精和魔芋。”12月7日,在南漳县长坪镇朝阳村药材种植基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辉对种植的药材如数家珍。
南漳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农旅融合,争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长坪镇将围绕“锦绣长坪”品牌发展思路,抓项目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发展采摘观景、旅游体验、探险徒步等一体旅游文化。
农旅融合,做长品牌链条。每到节假日,长坪镇香耳山生态茶园里,采茶、制茶和品茶的游客络绎不绝。湖北香耳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洪波说:“将传统茶叶种植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特色茶文化,还能助力茶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近年来,长坪镇积极推进茶旅融合项目,通过品牌发布会、线上茶产品销售、典型茶园推荐等活动,推介特色茶园休闲观光旅游精品线路。以香耳山、五官山、东园茶场等有机茶园为基础产业载体,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林下(茶园)生态养鸡为主业,以休闲农庄和旅游观光为辅佐,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成种植与养殖结合、生产与环保相结合、旅游餐饮兼顾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为擦亮“锦绣长坪”品牌,该镇重点规划打造“一轴两廊三区”——一轴:东西向沿346国道的中心线发展轴线;两廊:南北向翡翠峡、锦绣谷生态旅游长廊和香耳山茶旅融合发展长廊;三区:努力将集镇打造成生态宜居核心区,将高速出口至黄潭老街打造成农商发展示范区,将其他各村打造成核心产业发展区。“利用长坪镇物产丰富、地理位置特殊的优势,我们将在黄潭五官山到钟鼓坪梅子岭隧道共计30公里的省道线上构建‘旅游观光购物走廊’,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长坪镇党委书记马汛说。
龙头带动,做大品牌规模。乡村振兴支撑在农业,旅游发展关键在品牌。长坪镇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增强旅游吸引力的支柱产业,流转土地壮大东园石榴、钟鼓坪黄金芽茶、长岭蜂蜜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烟叶、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金银花等产业基地建设,形成5000亩茶叶、5000亩药材、5000箱中蜂、3000亩烟叶、300万袋食用菌、30万只土鸡养殖和10万人次旅游服务等七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促进阳太坪、陡山烟叶综合体发展,朝阳、标湖、青林山桐子中药材基地建设,孔家畈烟叶产业和龙凤养殖产业发展,全力打响长坪镇“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乡村旅游品牌。
坚持“旅游活镇”发展思路的同时,该镇还在旅游保障上下功夫,不断改善旅游环境。长坪镇党委副书记方家钧介绍,该镇每年至少投入800万元资金,用于道路硬化、停车场、驿站、公共厕所、通信基站等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该镇大力推进“绿满南漳”行动,目前已移栽银杏树、黄山栾近1万株,新增绿地9处、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加强生态保护,扎实开展“清流行动”和禁捕退捕,努力将长坪镇打造成生态旅游小镇、绿色宜居家园。
以产致富,让幸福小康的成色更足。“我现在在家门口的利民食用菌合作社上班,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的工资。”长坪社区园家湾安置点居民李会丽高兴地说。
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该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提出“党支部+车间+贫困户”发展模式,以产业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当地农户致富。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在园家湾安置点建设占地68亩的100万袋代料生产基地,通过“零风险”入股分红、贫困户自主经营、基地务工三种方式,建立搬迁户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可实现产值4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
该镇发展“党支部+大户+烟农”模式,将烟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贯穿烟叶起垄施肥、育苗移栽、运输烘烤等环节,与烟叶生产多头推进。近年来,该镇烟农数量发展至180户,种植烟叶4100亩,预计今年收购烟叶9500担,实现产值1430万元,带动该镇240名劳动力就业。
如今的长坪镇,逐步形成了有主导产业支撑、有稳定收入来源、有持续增收渠道的农旅发展新格局,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