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马良镇曾家垭村:村企共建谋发展集体经济蕴茶香
近年来,曾家垭村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探索产业联带、资源联管、群众联动的“村企合作”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从往日落后景象中“破茧蝶变”,走出一条“村美、人和、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强组织夯实新基础。一是班子齐心,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以党建引领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向高处走,服务群众往细处走。在党员带动下,扩大茶园规模、引进龙头企业、提升人居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选育人才,强化人力优势。鼓励产业大户、乡土人才、后备干部、电商人才等各类人群参与集体发展,充分发挥“雁归人才”作用,支持开展生产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三是创新思路,拓展视野大局。有针对性地对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地指导,组织党员群众走出去、学回来,拓宽眼界、活跃思路,夯实群众增收、集体致富根基。
多方联结促进新发展。一是红色强链驱动。将镇、村、企、民牢牢串在同一产业链上,形成由政府牵头规划、村“两委”组织引领、党员大户带头、基地示范带动、全民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聚集发展合力,实现“育龙头、兴产业、强集体、富农民”目标。二是村企联结共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由企业进行收购加工、品牌营销等,将集中连片的土地打造成标准化茶园,以规模化和品牌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由村集体提供厂房、机械和土地等各类配套设施,负责协调农户、流转土地,组织劳动力参与茶园建设,争取各类政策性支持。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工投劳,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实现年加工干茶1200多吨、茶多酚1000多吨,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带动马良镇水田片5000余亩茶园提质增效,茶产业年增收1000余万元。三是区域联农带农。坚持资源互享、经验互传、项目共建的原则,采取“片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村社联动、农户联体,成立苗木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培育石兰、桂花、紫薇、文母等苗木,承接各类绿化项目,丰富增收渠道,促进多元发展。
共同缔造引领新生活。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行有事同群众商量、干事请群众到场、好事与群众分享“三事工作法”。一是横向到边,共谋共建。将村级建设的话语权交由村民,通过屋场会、户户到等面对面交流方式,使村民由“台下看戏”的旁观者转变为“台上唱戏”的参与主体。二是纵向到底,共管共评。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置党员中心户,协助做好农技培训、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确保村级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三是党群共议,同心聚力。认真开好群众评议会,用好公示栏和微信群,适时将产业发展经验、优秀成果展示等有关事项公开于众,以激励先进、带动后进方式,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变“一人做示范”到“多人做模范”。
(来源:保康县委组织部、保康县马良镇组织办)
版权所有:******襄阳市委组织部2015—2023
地址:襄阳市荆州街73号 邮编:441021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