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推进楚商回乡和乡情招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襄阳市推进楚商回乡和乡情招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线日
襄阳市推进楚商回乡和乡情招商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两资三能”的工作要求,发挥乡情招商资源优势,激发楚商回乡投资创业热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乡情为纽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聚焦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五大方向,通过整合楚商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创新招商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资本、人才高效集聚,为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快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力争全市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20家以上,各县(市、区)、开发区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一)加快楚商资源汇聚,畅通沟通联络渠道
1.加强楚商数据库建设。加强楚商信息库建设,由市招商局牵头建立市级楚商信息库,全面摸排汇集襄阳籍在外企业家、知名企业襄阳籍高管,以及海内外襄阳籍侨商侨领、商协会会长等楚商信息和返乡投资项目等信息。加强人才名录库建设,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建立市级人才名录库,全面梳理在襄阳生活、学习、工作过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信息,收集各行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加强校友资源库建设,由市教育局牵头建立市级校友资源库,挖掘我市各高校和中学校友楚商资源,采集企业和投资意愿等信息。加强上市企业库建设,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金融科室)牵头建立市级上市企业库,收集境内外楚商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信息,面向上市公司开展精准招商,引导回乡开展并购重组,推荐优质楚商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计划。以上“四库”均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分级联系机制,加强上下联通、实现数据共享。〔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工商联、市侨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政府办公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以下未明确列出的,均包含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拓宽商协会招商网络。推进外埠襄阳商会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国、联通内外的襄阳商会网络体系,提升商会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深化与境内外楚商商会、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设立楚商回乡招商联络站,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招商局〕
3.强化驻外机构招商职能。发挥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对外招商联络“桥头堡”作用,整合驻地楚商、商协会、校友会等资源,强化日常交流联系,策划举办楚商回乡专题活动,对接楚商意向投资信息。打造“楚商之家”服务平台,为楚商提供招商推介、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投资考察等精准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市招商局、市工商联〕
(二)擦亮“楚商回襄 襄伴前行”品牌,营造浓厚回乡氛围
4.举办楚商回乡系列活动。聚焦“楚商回襄 襄伴前行”活动主题,策划举办招商推介会、产业对接会、项目路演、投资洽谈等活动。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重要节假日,抢抓楚商返乡契机,上门走访,送上慰问,通过筹办楚商联谊会、座谈会、团拜会等方式,增进楚商与家乡的情感联系,激发返乡投资热情。结合人才招引、校友活动、文旅活动及市级重要活动平台,嵌入式举办楚商回乡专题对接活动。〔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工商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5.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引导。利用互联网工具,及时发布支持楚商回乡投资、人才返乡创业相关政策,集中展示投资环境和策划项目信息。加强对楚商风采、先进事迹、典型项目、创业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表扬在返乡投资创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楚商代表和商会,持续营造楚商返乡投资创业浓厚氛围。选聘一批襄阳市招商大使,积极牵线搭桥,提供招商信息,促成项目合作。〔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
(三)创新乡情招商模式,强化项目精准对接
6.精准对接返乡投资项目。各县(市、区)、开发区要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针对楚商在外主要投资的行业领域,科学谋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精准匹配楚商投资需求。全面理清产业链延链补链环节,挖掘特色产业场景,梳理存量招商资源,探索开展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不断扩大楚商投资领域和合作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局〕
7.促进楚商资源融合转化。充分发挥我市教育资源优势,依托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四中、襄阳五中等学(院)校校友会,定期举办校友招商推介、项目对接活动。依托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在襄阳办学或设立的研发机构,促进创新要素、优质资源与我市产业项目深度融合。鼓励商协会开展以商招商,积极参与我市重大经贸活动,宣传襄阳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楚商回乡投资。支持已返襄投资楚商、校友持续追加投资,壮大发展规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工商联、市经信局、市招商局〕
(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服务项目落地见效
8.提高项目服务水平。拓展增值服务内容,扩面提质“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对楚商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实行“五化”管理,主动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难题。结合“四上”企业调研服务、“一企一策”重点企业培育,帮扶楚商回乡投资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规范政府行为,改进服务方式,提振楚商回乡投资信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局〕
9.提升项目载体承接能力。全面梳理我市存量厂房、存量楼宇、闲置土地等载体资源,形成存量资产清单,为楚商项目快速入驻提供有效载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按照产业定位,聚焦楚商投资活跃区域,重点跟踪楚商投资的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对外投资动向,做好对接服务,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高的优质项目向园区聚集,打造一批产业集中、功能完善的楚商回乡投资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经信局、市招商局〕
10.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金融服务措施,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投资楚商项目,更好满足楚商回乡企业多渠道融资需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优化财政奖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就业、人才引进等政策,向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楚商回乡投资和创业项目倾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楚商,在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楚商回乡投资项目中的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力度。〔责任单位:人行襄阳市分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按照“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定期调度推进楚商回乡工作。在市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统一领导下,由市招商局(专班办公室)负责汇总政策、楚商、项目及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定期总结楚商回乡工作;市直有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制定细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建立健全本地楚商回乡工作机制,加强楚商回乡工作信息收集,对楚商回乡投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务实推进。
附件:襄阳市推进楚商回乡和乡情招商工作任务分解清单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8日印发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