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勇攀科技和产业两座高峰

admin4个月前 (01-17)襄阳产业信息233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襄阳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

  市人大代表周伟: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

  “当前,襄阳传统产业基础良好,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借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这两个抓手,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壮大襄阳的产业实力。”市人大代表周伟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齐头并进,非常符合襄阳实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

  周伟说,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主体,而人才是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头部资源,因此必须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一家襄阳本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生集团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始终坚持推行“科技先行、人才为先”的发展战略,才走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

  周伟建议,应梳理我市现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系统科学制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资金支持、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支持政策,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技术领先、产业集聚、链条完整的产业链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襄阳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

  市人大代表曾国:结合产业特色形成科研合力

  “襄阳是一座蒸蒸日上的科创之城,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快速崛起,科技创新硬实力推动襄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曾国说。

  曾国所在的湖北威能达动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液力传动箱系列产品,取代了德国进口,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铁路、石油化工等领域。曾国说:“企业的发展,城市的未来依赖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结合襄阳的产业基础、工业特色,在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引入科研‘外脑’。促进科技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深化产学研结合,合力破解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曾国建议,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平台支撑和专业服务,让科技成果“转得快”也“转得好”,推进政府、企业、高校、院所、融资机构等多重力量相互交融、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市政协委员赵鸿斌:加快技改提能制造焕新

  “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对技改工作高度重视,连续多年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快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在推动企业技改方面还存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不足、技术改造的宣传指导不够、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市政协委员赵鸿斌说。

  赵鸿斌建议,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使各类生产要素能够顺畅地流向新质生产力;对技改重点企业强化要素保障,在行政审批各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拓宽惠企政策宣传渠道,做好政策解读,帮助企业快速了解掌握政策细节;鼓励通过入企政策宣讲、发放政策读本等形式,精准推送,扩大涉企政策的知晓度。

  加大专项政策落实和融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丰富技改及设备更新领域金融产品,与财政政策联动,加大对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扶持。同时,建议市融资担保集团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推出技改及设备更新的专项担保基金,降低担保费率,更好地为技改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市政协委员韩阳:以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4年下半年,4667家襄阳企业入驻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需求总数2801项,372个项目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市政协委员韩阳表示,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是襄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但该平台目前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区域创新影响力不强、企业入驻数量和关注度不够,导致平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韩阳建议,科技部门要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运行体系,组建覆盖全市的线下服务节点网络,系统推进企业创新需求采集,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科创服务架构。

  发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功能,建立面向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供需撮合机制,重点支持襄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继续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能力,打通科创供应链对接服务的“蕞后一公里”。常态化深入企业,对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使用方法、相关政策措施、金融产品进行详细解读,让企业通过平台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4津襄经济文化交流暨襄阳(京津冀)招商推介会举行

2024津襄经济文化交流暨襄阳(京津冀)招商推介会举行

  日前,2024津襄经济文化交流暨襄阳(京津冀)招商推介会在津举行,现场推介湖北省襄阳市的生态旅游、汽车制造等特色产业,邀请天津市民、企业家到襄阳市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座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学林表示:“襄阳市热切期盼天津的企业家走进襄阳、了解襄阳、投资襄阳,我们将以蕞大诚意、蕞佳环境、蕞优...

5月11号东风公司与襄阳市在公司总部举行高层会谈共商进一步推动东风公司在襄企业和襄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马旭明、王太晖等与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5月11号东风公司与襄阳市在公司总部举行高层会谈共商进一步推动东风公司在襄企业和襄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马旭明、王太晖等与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5月11号,东风公司与襄阳市在公司总部举行高层会谈,共商进一步推动东风公司在襄企业和襄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马旭明、王太晖等,与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   5月11号,东风公司与襄阳市在公司总部举行高层会谈,共商进一步推动东风公司在襄企业和襄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马旭明、王太晖等,与东风公司董事长...

从“卖风景”转型“卖体验”——大招商+优服务培育“爆款”

从“卖风景”转型“卖体验”——大招商+优服务培育“爆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通讯员 赵承智 许志远   襄阳文旅何以火爆“出圈”?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袁晓宁的答案是:文旅大招商,不断丰富游客的体验内容。   近几年,襄阳市结合历史文化的特色,引进华侨城等一批大型文旅项目,逐步释放市场效应。仅2022年就签约文旅项目133个,总投资883亿元。今年又签约湖北一诺园一诺坊文化产业园和湖北文旅集团国际...

做好“四新”产业招商助力新区跨越发展

做好“四新”产业招商助力新区跨越发展

  做好“四新”产业招商,助力新区跨越发展   襄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要以“五成共建”为抓手,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结合市委赋予新区“两区”定位,在新发展阶段,区招商局将坚持以“科学城、文旅城”双轮驱动为抓手,在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捕捉产业经济发展“风口”上,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抢抓新基建、紧盯新物种、布局新赛道、构建新场景“四新”产业招商文章...

光阴不负赶路人——洛阳以精准招商激活风口产业的新思考

光阴不负赶路人——洛阳以精准招商激活风口产业的新思考

  在珠海,考察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格力电器就深化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合作座谈交流,走进英诺赛科公司探讨半导体产业合作意向;   在东莞,聚焦半导体产业再访中图、天域两家头部企业,与小天才科技交流智能制造研学体验合作事宜,前往华为松山湖园区察看园区建设情况、拓展更多合作空间;   在深圳,邀请头部产业运营商天安骏业来洛共建产业社区,与国开院、前海...

助推湖北襄阳南漳县招商引资擦亮南漳“金”字招牌打造南漳发展新高地!

助推湖北襄阳南漳县招商引资擦亮南漳“金”字招牌打造南漳发展新高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助推湖北襄阳南漳县招商引资,擦亮南漳“金”字招牌,打造南漳发展新高地!   南漳县域面积3859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包括三个工业园,即涌泉工业园、城南化工园和武镇循环经济产业园。   全国120...

启程!经开区赴汽车之城襄阳市精准招商

启程!经开区赴汽车之城襄阳市精准招商

  3月27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招商团启程,赶赴中国汽车之城——湖北省襄阳市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   汽车产业是襄阳市的龙头支柱产业。依托东风汽车公司,该市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实现了汽车产业从弱到强、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单一的汽车制造向汽车产业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目前,襄阳市汽车产业产值2412亿元,位居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第九位。...

图解|2021年襄阳市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总结

图解|2021年襄阳市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总结

  据统计,襄阳市一季度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0个,同比增长54.32%;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8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38%;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76%;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9个,完成全市目标任务的24.5%;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12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53%。各项指标任务全面按进度完成,顺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