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差异化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刘倩 通讯员 杨士鑫 李杨婷
利用资源招大引强、推进产业链招商、强化资本招商、注重科技招商……10月16日,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工作指引》对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创新完善,因地制宜探索我市招商引资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手段,加快形成差异化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
利用资源招大引强。充分发挥我市市场和资源优势,整合人工智能、5G、大数据、自动驾驶等企业产品服务应用场景信息,形成“城市机会清单”向外推介发布,实现直接支持企业向支持企业在“市场端”“消费端”拓展转变;统筹利用智慧城市、城市更新、风光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要素,吸引行业头部企业来我市打造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的一体化项目,加快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精细磷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方向,联合本地链主企业、核心企业绘制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环节招商图谱,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百强、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高成长型企业,动态调整目标企业库和项目策划库,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落户。
强化资本招商。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基金和央企、省企、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合作,做大基金规模,为招商引资提供资本动能;组建一定规模的招商专项基金群,为招商引资提供基金专项支持;建立基金管理机构与招商部门、经信部门联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基金与项目对接活动,推动基金与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母基金直投、子基金返投、专项基金引投、定向增发募投、并购重组战投等招商模式,“一企一策”定制基金投资产品,打造“基金+产业+项目”的生态链。
注重科技招商。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组织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大对引进科技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关键技术攻关、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等各类政策。
支持以才招商。依托我市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校地合作,建立校友资源库,广泛成立各地校友会,加强联动,支持更多校友企业家引荐优质项目,回襄投资兴业。支持用活用好“1+7”等人才政策,对于重点产业领域新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在各类人才引进培养支持计划中予以适当倾斜,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襄创业创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开展以商招商。依托我市行业龙头、领军企业产业带动力,梳理各类企业供应商、服务商名录,选定目标,精准招引上中下游企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外埠商会人脉资源信息共享优势,掌握“朋友圈”投资动向,深化商会联商、引商、招商。
挖掘存量招商。加强与我市重点企业的联动,梳理企业增资扩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合作共建等方面的投资意愿和政策诉求,形成存量企业招商项目清单,推动增资投资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统筹梳理我市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基本情况,形成资产清单,通过出售、租赁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二次招商。
优化平台招商。各地要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完善产业园区硬件基础设施,引进专业化园区招商管理运营机构,为企业入驻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改建扩建、提档升级,支持创建安全、绿色、生态的D级化工园区,为精细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空间载体。
突出专业招商。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招商引资专项培训,提高招商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与产业研究机构、招商中介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高质量招商拓宽信息渠道。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抓手,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如今,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招商引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市招商部门积极转变思维、强化服务、找准优势,因地制宜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相比传统招商方式,新形势下的招商不只比拼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更多是以产业链、供应链分析为基础,针对产业链条缺项和薄弱环节,寻找确定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链式招商,打造产业集群。对此,我市高度重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统筹兼顾,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借助我市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基础等独特优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功的招商引资需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实、长得久”,这就要从根本上调整思路,强化自身能力。基于此,我市深入研究产业趋势,明确招商定位,通过探索资本招商、科技招商、以才招商、平台招商等招商引资新模式,提升招商专业度,精准匹配地方资源与企业需求,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
因时而变,随势而动。招商引资理念和模式如何创新,是各地必须直面的问题。可喜的是,我市已积极行动,出台《工作指引》,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探索创新,着力打造招商引资新优势,旨在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
《襄阳日报》(2024年10月18日3版)
汉江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邮箱:
主办: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襄阳日报传媒集团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1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主办: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襄阳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