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襄阳轨道交通产业以质量硬实力提升行业“话语权”

admin8个月前 (09-29)襄阳产业信息16

  襄阳轨道交通产业积淀深厚,是该市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去年以来,该市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服务龙头企业、培训中小配套厂商等举措,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目前,该市形成以金鹰工业园、中车工业园为核心,以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等为重点,以腾威机械、纳科特机械等为配套企业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襄州是主要集聚区。

  轨道交通产业有句话,“十年建设,百年维保”。

  襄阳的维保装备零部件制造企业总数约占湖北同行业企业数量的42.9%,三个细分领域的产品位居全国前列:线路维保领域,金鹰重工电气化铁路施工维修检测车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处于领军水平;轨道交通机电集成领域,国铁机电订单量全国第三;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维护车辆领域,时瑞达自主研发19米曲线转向架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施工维护车辆。

  整体实力较强,短板也不容忽视。如维保装备企业本地配套率较低,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化活动不足,现有维保装备骨干及配套企业管理成熟度待提升等。

  “根源还是质量管理基础不牢,产品执行标准不高。”襄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第三方机构请专家、访企业、听需求,与龙头企业金鹰重工一起,梳理数十家配套供应商的问题清单。

  位于襄州区伙牌工业园内的威能达,是襄阳规上重点工业企业,也是金鹰重工众多配套商之一。企业发展态势好,但产品准时交付率“拖后腿”,订货客户抱怨较多。

  “过去,齿轮、齿圈、盆齿等产品磕碰伤比较严重。”该公司质量部部长张勤明介绍,借助质量提升项目,该公司将缺陷产品拿到班前会、周会、月会上现场反思。企业先期投入10万元自主设计工艺器具,产品“一个萝卜一个坑”码放,减少铁碰铁。专家进厂指导近4个月,企业准时交付率从55%提升至92%,齿圈一次交验合格率从45%提升至90%,磕碰伤从之前的30%-40%降至5%。

  走进襄阳森远工程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厂房,3台挥舞“手臂”的机器人正在忙活。

  “工业机器人的手,早就‘伸’到了焊接领域,但‘拐弯抹角’、包角焊等还是要靠人工。”该公司技术部长白云波介绍,焊接是所有轨道交通产品都绕不开的一道工序。过去,焊接变型、凹坑、咬边等缺陷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产品质量。

  去年9月至11月,依托质量提升项目,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邀请的老师分3次进厂培训,调研了解情况、教授理论知识、现场指导教学,主车架、转向车架等焊接变形问题明显改善。

  同样因为焊接工艺问题,襄阳能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焊渣焊瘤未清理”不合格品率曾高达25.8%。相关专家驻场数月,如今,“焊渣焊瘤未清理”不合格品率降至5%以下。

  企业抱团问诊开方,极大地节省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关专家编制轨道交通行业专用的《焊接设计大纲》《常用焊接操作规范》《焊接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等多份技术文件;市人社部门引入新型学徒制,将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纳入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焊接工匠;邀请大国工匠、航空发动机焊修技术专家孙红梅及其团队把脉……

  通过质量提升,金鹰重工17家焊接供应商一年共节约焊接返工成本约333万元。

  2020年,金鹰重工主导制定《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型号编制方法》《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接触网专用平车》两项行业标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总体而言,襄阳轨道交通维保行业参与起草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数量较为缺乏。

  在质量提升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市委托承接方企业,在襄州区伙牌镇轨道交通产业园,依托湖北焊工考培中心实验室和湖北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力量,组建襄阳市轨道交通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初步具备标准、检验、认证等功能,畅通了产业与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沟通渠道。

  随着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维保业务将进入高峰期。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轨道交通产业维保服务正从传统的“计划修”“定时修”逐步过渡到“状态修”,即通过智能化的感知、预测装备,精准判断车辆、轨道等维保对象的状态,继而对症下药进行维保作业。

  “做产品、做品牌、做标准,关键是多方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形成内驱动力,从‘要我提升’转变为‘我要提升’。”襄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襄阳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之一的轨道交通产业,正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用质量硬实力提升襄阳制造“话语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襄阳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下好ldquo;先手棋rdquo;奏响ldquo;春之曲rdquo;mdash;mdash;襄阳高新区铆足干劲拼抢招商引资ldquo;开门红rdquo;走笔

下好ldquo;先手棋rdquo;奏响ldquo;春之曲rdquo;mdash;mdash;襄阳高新区铆足干劲拼抢招商引资ldquo;开门红rdquo;走笔

  下好“先手棋”奏响“春之曲”襄阳高新区铆足干劲拼抢招商引资“开门红”走笔   2023-02-23 10:22:04   1月31日,总投资106.7亿元的东风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项目在襄阳高新区开工,实现襄阳新能源乘用车零的突破,成为高新区“开局就奔跑”的蕞好缩影。   2月3日,襄阳高新区召开奋进“实干年”助推襄阳都...

九三学社襄阳市委赴南阳调研花生全产业链建设

九三学社襄阳市委赴南阳调研花生全产业链建设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动态/ 九三学社襄阳市委赴南阳调研花生全产业链建设   3月3日,九三学社襄阳市委会副主委、襄州区支社主委、襄州区政协副主席秦静组织骨干社员成立调研组,赴河南省南阳市专题调研花生全产业链建设情况。九三学社南阳市委会委员、南阳市农科院农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曹家鹏,九三学社南阳市委会委员、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郭洪林,南阳市农业...

关注襄阳‖两家国企拟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

关注襄阳‖两家国企拟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

  湖北省属国企与襄阳市南漳县签约 拟合资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   近日,湖北省长江新材有限公司与襄阳市南漳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   长江新材公司背景强大。长江新材公司是湖北省属二级国企,隶属于知名企业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是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核心子公司。2022年1月25日...

建设“不冒烟”的百亿级产业园襄阳东津云谷即将开园运行

建设“不冒烟”的百亿级产业园襄阳东津云谷即将开园运行

  湖北日报讯 (记者孙滨、通讯员朱斌)总投资13.46亿元的东津云谷即将开园运行,而未来3至5年,襄阳将再造一个百亿级产业园。   2月24日,负责云谷整体运营的中电光谷(襄阳)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说,“该产业园不冒烟,入驻的全部是数字经济企业。”   去年,襄阳提出把东津新区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新中心、襄阳都市圈核心区”。东津云谷是该...

投资50亿元!葛洲坝集团储能装备产业园落地湖北襄阳

投资50亿元!葛洲坝集团储能装备产业园落地湖北襄阳

  8月25日,总投资50亿元的储能装备产业园及新能源项目在湖北省襄阳南漳正式签约。该项目由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辉(武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由湖北隆中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共建设储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和新能源项目两部分。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12亿元,将围绕湖北隆中实验室“陶瓷储热/冷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氢能技术、氨氢燃烧技...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五证”同发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五证”同发

  湖北日报讯 (记者肖擎、通讯员王懿、杨雨)2月27日,在项目工地现场,比亚迪弗迪电池襄阳工厂副厂长殷珏琳从襄阳高新区负责人手中接过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五证”。这是襄阳市城区范围内首次“五证”同发。   据介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登记证明》这“五证”,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不动产登记、行政...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产能约19GWh的头部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产能约19GWh的头部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产能约1.9GWh的头部条刀片电池生产线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届时将形成30GWh的产能,可满足60万辆整车装配,产值可达140亿元以上,能提供业岗位超1万个。比亚迪项目建设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刘进说:“比亚迪刀片电池量产是新能源汽车科技进步的重要代表。该电池相比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电池的续航里程将提升50%以上,达到了高能量密度三...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开工啦!打造华中蕞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开工啦!打造华中蕞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大光谷2022-04-30 00:00:00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开工啦!打造华中蕞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4月27日上午,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襄阳市、高新区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现场。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五证同发”只花了33天时间,土地挂牌到摘牌也只花了2天时间,创造了湖北奇迹、襄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