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头部位
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以“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责任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襄阳篇章”为题,介绍了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3年,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襄阳成为全省唯一、全国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交通枢纽优势加快转化,铁水公空营业性货运量同比增长23%,铁路客运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1%和58%,接待游客近1亿人次。千年古城焕发现代魅力,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东津新区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建设全面铺开。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总量达到77.8万户、跃升至全省第2位。
今年是襄阳经济发展聚势提升的关键时期,襄阳将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责任,对标对表湖北建成支点的“五个功能定位”,高标准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聚焦助推湖北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着力构建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五枢纽五园区”物流空间格局,奋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新时代“九州通衢”核心节点。聚焦助推湖北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深度对接全省五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襄阳“6+2”重点产业,加快构建“144”产业集群,奋力打造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中西部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备份基地。聚焦助推湖北建设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军工大市优势,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奋力打造全国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基地。聚焦助推湖北建设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认真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奋力打造汉江流域水安全保障示范区。聚焦助推湖北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奋力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当前,襄阳正扎实推进重大战略早落地、重大政策早争取、重大项目早开工等工作,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88个、总投资1.2万亿元,一季度计划开工239个、总投资1799亿元,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推动实实在在的增长、促进实实在在的发展,助力全省“开门红”“开门好”。
王祺扬督导检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长江日报简介长江网简介网站地图豁免条款联系我们采购信息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