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15万亩土地流转生金
6月25日,笔者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看到,养虾大户李阳如正在组织人员对租赁的12亩土地进行土地改造。
据介绍,李阳如租赁的这12亩土地,每年每亩支付给户主260公斤稻谷或等价货币,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6000余元。58岁的农民李顺高兴地说:“我有3亩湿洼地,原来是我自己种,儿女都在外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租赁给李阳如,把田块改成养虾池,一池小龙虾销售收入能超过5000多元,他增加了收入,我每年也可以净得780公斤稻谷,太划算了!”
仙人渡镇张岗村以农民承包土地出租的形式大力发展丹水水产养殖合作社,既解决了合作社用地的瓶颈,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双赢,张岗村也成为鄂西北有名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2006年前,该村只有11户养殖淡水龙虾,养殖堰塘200亩,2007年成立丹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来,合作社投资600万元改扩建41个养殖池,面积580亩,带动周边200多农户,龙虾畅销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万元。同时使从事非农业的农户摆脱了土地束缚,全村每年外出务工农民300人,劳务收入近300万元。
老河口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对适宜发展特色作物的地块,划定特色园区,通过土地置换和出租的形式,实现土地连片集中、规模经营。对区域内不愿发展特色作物的农户,可以和愿意发展的农户进行土地互换,还可以把土地以一定的价格出租。该市仙人渡镇300亩五代温室园区、李楼办事处无公害蔬菜园区、光化办事处500亩苗圃园区等,改变了原来一麦一棉或一麦一豆等传统种植模式,使亩平收入由原来的1500元增长到现在的2.5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老河口市共规范流转土地15860亩,按亩平400元计算,可为农民增收634万多元。
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卞庄村:土地流转带动产业发展
庆元百山祖镇:土地流转“变现” 礼堂助农让四季豆成为农民致富“小金豆”
永福:“土地流转”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张掖民乐:做活“土地文章” 集体经济“壮”起来
正山说法 警惕借“土地流转”之名,施“以租代征”之实!
土地流转让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
张掖市农业农村局调研组来民乐县调研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长丰县罗塘乡:强化党建引领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白云模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卫辉市唐庄镇十里沟还未开发的荒沟 ...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