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来三斤走进大美襄州考察数字预制菜产业

admin9个月前 (09-29)襄阳产业信息41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来三斤走进大美襄州考察数字预制菜产业

  3月22日,为加快布局预制菜与数字经济产业,来三斤董事长陈坤祥博士、来三斤副总裁冯诚、中南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叶泽钦、58科创集团副总裁刘佳一行四人赴襄阳市襄州区就区域智慧农贸预制菜冷链物流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粮安、研究院等项目进行考察、座谈。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市政府副市长龙小红、襄州区委书记刘明锋、区委副书记、区长崔长领、副区长洪兵、副区长王璐等党政领导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考察团在襄州区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电商产业园、襄阳农产品加工园、预制菜相关地块、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本地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等,并展开了卓著成效的项目合作座谈会。

  座谈会上,襄州区委、区政府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考察团介绍了襄阳市及襄州区的发展概况与产业布局。据悉,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源头、楚文化发源地、中国魅力城市,也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2022年,襄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827.81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全国前50强城市中排名第45位。襄州,襄阳市蕞大的主城区,既是传统的农业大区,也是现代工业新区,更是襄阳城市总体规划“东进”和“北拓”的核心。2022年,襄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900.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78亿元。县域经济考核排名全省一类县(市、区)第三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襄州地处鄂西北,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据汉水中游,扼秦巴走廊,南通珠三角,西邻滇贵黔,北望京津唐,启首长三角,地处中国中部的中心,与中国经济发达省市相距500-1000公里范围内,构成“5小时生活圈”。拥有汉江航运、高铁、高速、航空所组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之成为国家中部的交通枢纽。襄州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是襄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全区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54.5万亩,总产量稳定在25亿斤左右。主要特色农业有冬桃、大头菜、柳编等。围绕东风公司襄阳基地,襄州区已成为轻型商用车和中高档乘用车发动机、车桥、电气、仪表、座椅等关键总成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武汉-襄阳-十堰汽车产业带的重要节点。目前,入驻襄州的长源东谷等知名汽配企业已有60余家。近年来,襄州区积极打造物流产业集群,相继引进美的安得智联科技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韵达襄阳产业园、圆通襄阳智创园、光彩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现有物流企业230余家。规划30平方公里的襄阳国际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成为鄂西北蕞大的物流基地,800公里以内的川、渝、陕、晋、赣、皖等地区的物流中心。

  来三斤副总裁冯诚向各位领导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预制菜产业布局及本次投资考察意向。来三斤是国内领先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商、数字(预制菜)产业园投资建设运营商,致力于助推地方实现农业产业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与功能化升级,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公司先后获评全国三农领域“未来之星”top50强、中国涉农电商60强、中国数字产业影响力企业、全国蕞具品牌影响力企业、全国十大蕞具创新力企业、全国数字渔业典型案例企业、全国百项可复制可推广数字农业模式企业、国家发改委全国双创周主会场展示企业、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农业创业大赛福建省一等奖企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企业、厦门市双百领军型人才企业、“爱心厦门”建设典型企业等诸多荣誉与资质。对于襄州区域智慧农贸预制菜冷链产业,来三斤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当地优质农特产品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的口味区分与定位,还可利用多年来深耕下的农特产业电商产业链与区域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打造出一套完善的符合襄州当地特色的预制菜产业生态链,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升级与发展壮大,加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使襄州智慧农贸预制菜冷链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行,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来三斤已在福建、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甘肃、宁夏等省成功落地诸多项目,助力地方推动三产融合与产业振兴,帮助广大农民创收增收。

  各方一致认为在襄州预制菜产业、智慧粮安、研究院、数字经济产业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十分广泛,希望能够发挥在产业、政策、平台、渠道、资源与技术等各自优势,携手发展,一同在乡村振兴与数字襄州建设浪潮中实现多赢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大雁工业园区)

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大雁工业园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宜城市人民政府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土地现状调查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拟定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现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收范围:拟征收土地位于宜城市宜城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大雁工业园区农场,土地总面积2.2350公顷(33.53亩)(...

湖北新能源遍地开花

湖北新能源遍地开花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环保和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受国家政策影响,在湖北省的大力支持下,湖北新能源项目于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地遍地开花。   襄阳市,2月27日,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30GWh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首期工程正式开工。   宜昌市,宜昌与宁德时代320亿元电池材料产业...

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表一行到泉州市(晋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考察交流

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表一行到泉州市(晋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考察交流

  原标题: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表一行到泉州市(晋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考察交流   6月22日上午,经晋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察组一行莅临泉州市(晋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学习考察,晋江市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青青、副主任陈英华,头部资源福建公司总经理、泉州市(晋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负责人苑义发陪...

湖北省襄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再获国家督查激励

湖北省襄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再获国家督查激励

  据介绍,下一步,襄阳市发改委将以此次获得督查奖励为契机,积极推动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动襄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6月13日,记者从襄阳市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仙鹤社区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仙鹤社区

  仙鹤社区位于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宜居区。占地面积1800亩,设计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   人口现状:宜居8800户,容纳近4万人。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有10个行政村,12000农民入住。   村级组织:社区党委现辖四个党支部,党员132人。   产业发展:现有仙鹤精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吉仙桃木文化有限...

湖北襄阳四年新增3个高新区!研究表明:本市重要程度进一步显现

湖北襄阳四年新增3个高新区!研究表明:本市重要程度进一步显现

  湖北襄阳高新区矩阵加快壮大!数量位居汉江流域头部!   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等4单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至此,全省高新区方阵成员增至3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分别是12、24家。   经中襄号不完全统计,地处于襄阳地区的省级及以上高新区已增加到4个,分别是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

生产总值30年增长40倍湖北襄阳一开发区乘风破浪冲千亿园区

生产总值30年增长40倍湖北襄阳一开发区乘风破浪冲千亿园区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李晓军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不到15亿元跨步到2022年突破600亿元……日前,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梦三十年的成就及未来的发展。   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21年6月...

画好园区“同心圆”古城襄阳走出“百亿强镇”

画好园区“同心圆”古城襄阳走出“百亿强镇”

  画好园区“同心圆” 古城襄阳走出“百亿强镇”画好园区“同心圆” 古城襄阳走出“百亿强镇”2023-12-15 20:32:182023年12月15日 20:3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襄阳12月15日电 题:画好园区“同心圆” 古城襄阳走出“百亿强镇”   古城湖北襄阳东郊,坐落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它有着“百亿强镇”的美誉,吸引着近20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