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23省道枣阳市杨垱至熊集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关于423省道枣阳市杨垱至熊集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你局《关于呈报423省道枣阳市杨垱至熊集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的请示》(枣发改交通〔2019〕305号)、襄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423省道枣阳市杨垱至熊集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襄交函〔2020〕4号),以及湖北九州伟业工程咨询公司《423省道枣阳市杨垱至熊集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报告》(九州咨评〔2020〕028号)等文件已收悉,经研究,现对该项目(编号-54-01-117887)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该项目起于枣阳市杨垱镇孙岗村,与S316平交,经罗岗、七方镇、蔡阳、琚湾镇,止于熊集镇李湾村,与335省道平交。路线.25公里暂时维持现状,本项目实际建设里程40.194公里。
全线座(其中利用68m/1座)、小桥73.86m/4座,涵洞91道,分离式立体交叉2处(其中利用1处、暂缓实施1处),平面交叉14处,养护站1处。
本项目按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米的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按1/100,小桥及涵洞、路基按1/50。其它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有关规定执行。
下阶段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等,进一步深入优化平纵面设计。
1.一般路基设计。同意该项目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采用如下断面布置形式:
原则同意一般路基、低填浅挖路基、新旧路基拼接、桥头路基等设计。
2.特殊路基等设计。沿线分布有弱膨胀土,原则同意设计采用掺石灰改良处置、换填未筛分碎石等特殊路基处理方案。
下阶段应结合不良地质勘察资料,优化处理方案,并结合边坡岩质情况优化防护工程设计。
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2.路面结构Ⅱ(适用于K0+000~13+150段及K35+492.699~终点段旧水泥面板破碎压实后加铺部分,厚45cm)
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 -13C)
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旧基层补强、水泥面板破碎压实、调平
3.路面结构Ⅲ(适用于K13+150~K27+855.838段加宽、新建部分及二级、二级以上交叉口,厚73cm)
上面层:3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4.路面结构Ⅳ(适用于K13+150~K27+855.838段旧水泥面板破碎压实后加铺部分,厚43cm)
上面层:3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 -13C)
下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旧基层补强、水泥面板破碎压实、调平
下阶段应加强筑路原材料调查与试验工作,结合现场施工条件,优化路面结构设计。
1.路基防护设计根据边坡填挖高度、地形、土质条件等,采用了三维网植草防护、拱形骨架防护、浆砌片石满铺防护、实心预制六角块防护等防护型式,防护工程设计基本合理,同意防护工程设计方案。
2.本项目设置了边沟,城镇段排水利用现有的排水管网设施,排水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应加强各排水设施间的有效衔接,优化排水系统设计。
全线座,其中拆除新建7座,利用2座。桥梁设计综合考虑了沿线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方便、经济、安全等因素,原则同意设计拟定的桥址及桥型、桥跨布置方案。1.
苏区大桥:利用桥梁,该桥已按市政项目建设实施,全桥总长216.08m。2.
1)K1+503.8付鹏中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2-20m的预应力砼空心板;下构桥墩台采用柱式墩台、桩基础,全桥总长46m。(
2)K7+404.7姜庙中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1-20m的预应力砼空心板;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全桥总长26.04m。(
3)K24+388.7余坡中桥:利用桥梁,该桥为上跨福银高速桥梁,全桥总长68m。(
4)K38+710.6琚庄中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1-20m的预应力砼空心板;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全桥总长26.04m。小桥
1)K14+971.6杜坡小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2-10m的钢筋砼空心板;下构桥墩台采用柱式墩台、桩基础,全桥总长25.04m。(
2)K24+876.1朱庄小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1-10m的钢筋砼空心板;下构桥台采用轻型台、扩大基础,全桥总长16.5m。(
3)K 27+281.3余嘴小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1-13m的预应力砼空心板;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全桥总长19m。(
4)K42+659.0槐树店小桥:拆除新建桥梁,桥面宽度12m,上部构造采用1-10m的钢筋砼空心板;下构桥台采用轻型台、扩大基础,全桥总长13.32m。下阶段应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进一步优化桥梁下部构造及基础设计。
道,其中盖板涵9道,圆管涵82道。涵洞布设及孔径选择基本合理,原则同意涵洞设计。五、路线交叉
处:下穿汉丹铁路(K39+048.846)本次改建暂不实施,维持现状,下穿方案应尽快报铁路部门审批;下穿西武高铁(K39+507.079),净高5.35m,净宽22.5m,完全利用。下穿方案应尽快报铁路部门审批
处,采用渠化或加铺转角的设计方案,同意交叉设计方案。六、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全线),设置了标志、标线、标牌、护栏等安全设施,在暂时维持现状路段前后设置了渐变段,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基本合理。
下阶段应优化交安设施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七、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环保及景观设计基本合理。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勘察深度基本满足初勘要求。下阶段应加强软基、膨胀性土、桥梁工程等地质勘察工作。
30979.16万元(含下穿汉丹铁路段暂估建设资金
3000万元),其资金构成为部省补助和地方自筹。
十、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省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在招标文件中计列施工安全生产费用;贯彻绿色公路理念、细化生态环保与资源利用措施;落实征地拆迁政策和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依法进行招标投标工作;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防止人为变更情况发生;严格落实环保和水保等相关措施;严格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