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津新区简流程优服务项目跑出“加速度”
6月13日,走进鸿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1、2、3号楼基础工程已经完成95%,4、5号楼基础工程施工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施工,预计12月份完成全部厂房建设。
“项目之所以能跑出‘加进度’,与东津各部门贴心高效的服务密不可分。”襄阳鸿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毕启强说。
为确保优质项目在东津新区“落得下、发展好”,一方面,东津新区把推进新增工业用地“四证并联”审批作为助力鸿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全面解决企业办事过程中“摸不清、多头跑”等问题;另一方面,东津新区坚持“链”上发力、靶向施策,拎稳“篮子”选“好菜”,积极引进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企业,不断壮大上、下游产业。
同时,为保证项目顺利投产,东津新区多次组织召开鸿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工作协调会,由各相关部门详细向企业解读报审流程,现场解答企业遇到的问题。作为该项目帮代办秘书单位,东津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据了解,“四证并联”程序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以蕞短时间动工,帮助鸿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时间提前了120个工作日。
为了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帮助企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襄阳市和东津新区主要负责人在厂房选址、合作洽谈等方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次前往鸿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上、下游企业,为东津新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津新区不仅在供应链上为我们提供蕞优服务,还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为我们牵线搭桥。”毕启强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企业纷纷在东津新区“开枝散叶”。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隆中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在东津新区的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果丰硕,为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我们期待与高校有进一步的合作,在产业园区内建实验室,引进一批本地技能人才,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毕启强说。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