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工商联:以乡情为纽带聚焦楚商回乡投资新机遇!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襄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正迎来一场以乡情为纽带的商业新机遇。近期,《中华工商时报》聚焦襄阳市工商联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春节这一传统节假日之际,成功将“节假日”转变为“招商日”,为楚商回乡投资提供了新平台。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地方政府的敏锐洞察力,更为全国范围内的投资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春节期间,襄阳市工商联积极行动,通过举办座谈会和招商推介等多种形式,吸引在外成功企业家和高端人才回乡。数据显示,这一活动共吸引了1191名楚商关注和参与,同时建立了襄阳籍成功企业家的信息库,加强了与在外企业家的联系。这一策略不仅是对乡情的深耕,更是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为襄阳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襄阳市各地工商联的多级联动机制,展示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的创新。“乡情牌”的灵活运用,使得当地政府能够充分利用在外企业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潜在投资者心中种下信任与期待的种子。在春节期间,襄阳市更是策划举办了10余场各类招商活动,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合力。
特别是在南漳县、襄州区和谷城县等地,工商联通过企业家恳谈会和投资洽谈会等形式,鼓励地方企业家参与家乡建设。近年来,襄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襄阳恒宝产业园为例,其董事长张建华表示,自2019年以来,他在襄阳的16亿元投资项目从签约到落户,期间的高效服务和优化政策让他感到十分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商招商”的模式正在悄然改变襄阳的投资格局。台州商会会长梁祚福利用商会平台,推动台州企业家回乡进行项目投资,成功达成了一批新的合作意向。在春节期间,#########的新春推介活动更是引发了30多名企业家的热情响应,显示出襄阳对外投资吸引力的不断增强。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襄阳模式为地方政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在外资方面,襄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投资意向项目已初步对接74个,而实际签约项目也达到了39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襄阳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综合实力。对比其他区域的招商情况,襄阳展现出不少独特的优势。
结尾之际,我们不禁要思考: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地方优势,更有效地连接乡情与经济发展,成为全社会需共同探索的课题。襄阳工商联的一系列举措,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招商引资,更是摆脱经济增长乏力的束缚,开创未来可能性的一次重要尝试。正如大家所期待的,在这一趋势的引领下,楚商们回归故里,或将为襄阳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如此,让我们共同关注这场经济与乡情交织而成的美好画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