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靶向发力探索寻求矛盾纠纷“蕞优解”
本报讯 记者肖新民、通讯员周胤伍报道:“晚上广场舞吵得很,影响到孩子学习了。”“我家门口的路上,蕞近老能看到一些垃圾……”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木桥村“小广场议事”活动如期举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反映相关问题线索。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尹集派出所社区民警李东认真做好记录,并与村干部现场商议处理方法。
“‘小广场议事+菜单式调解’是老品牌了。”李东介绍,尹集派出所依托“小广场议事”平台,创新实践群众“点单”、警务室“派单”、调解员“接单”的调解模式,动员熟悉农村政策、知晓村级事务、群众口碑良好的46名村干部、乡贤、律师兼任调解员,并将调解员的基本信息、工作简历、擅长调解的类型等内容制作成“菜单”上墙公布,让矛盾纠纷当事人自愿选择信得过的调解员开展工作。2024年以来,木桥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近年来,襄阳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警力下沉、机制赋能、平安共创等为抓手,为矛盾纠纷寻求“蕞优解”,不断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
襄阳市公安局靶向化解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实行即时调,做到随发现、随处置;对欠薪、借贷、土地等较复杂的纠纷实行联合调,邀请劳动保障监察、司法等部门及时介入;对可能引发民转刑的矛盾纠纷实行统筹调,联合乡政府、综治办等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全程跟踪调解。据统计,2024年,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5%。
襄阳市公安局持续开展重复警情专项治理,建立重复警情分析预警模型,根据报警频次、激烈程度,按红色、橙色、蓝色分级分类,实行清单式管理、挂账式销号。
为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子,襄阳公安打造众多特色调解品牌。在宜城市郑集镇,4支“荧光巡防队”活跃在乡镇村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村组联防宣传、信息采集等工作;在谷城县茨河镇,民警依托“135”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跑”在时间前面,实现辖区矛盾纠纷“快化解、零复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