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东津新区智慧工地创新进程加速传统建筑焕发新生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迎来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设项目——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这一项目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标杆。施工现场传出的机械轰鸣声,正是‘智慧工地’运用先进技术实现高效施工的生动写照。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智慧工地’的各类智能化手段被充分运用。以机械计划编排为基础,物流机器人在智能电梯间内畅通无阻,所搭载的物料能够高效运送到施工现场。而智能监控系统则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为施工提供及时数据支持。这一系列创新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确保了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项目的施工负责人李襄波介绍,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90%,预计将成为总建筑面积达12.85万平方米的现代会展综合体,涵盖农产品和农资贸易中心、酒店、地下停车场等多种配套设施。为了提高施工精度,施工团队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三维扫描相结合,精细化管理每一个施工环节,特别是面对外立面大弧跨度的挑战,BIM技术的应用使得每根机电管线都精准无误,蕞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浪费。
此外,东津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项目管理中引入了多种高科技手段,旨在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比如,物流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且由于其蕞大载重420千克与8小时的续航时间,使得建筑材料的运输更加高效便捷。这个机器人具备自动导航和障碍物识别功能,通过调度系统,建筑人员只需通过手中的平板即可轻松控制配送。
与传统的施工电梯不同,智能施工电梯内部设有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及运载人员的信息,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对专业电梯操作人员的需求,提高了通行效率达30%。在施工现场,李襄波带领笔者观看了混凝土收光机器人,令人为之一振的是,这一设备相较于传统手动机器,其施工效率可达每小时350米,是人工的两倍。这样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项目的成功建设,不仅为襄阳东津新区带来了经济活力,也彰显了智能建筑的时代趋势。这一项目未来的落成,将吸引大量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通过农业贸易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预计将使东津成为汉江流域及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农业贸易服务中心。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智慧工地’的建设展示了现代科技与传统行业结合的美好前景,展现了建设施工新形态。随着这些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相信未来的建筑行业将更加高效、环保与智能化,创造出愈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场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