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扬鞭奋蹄闯“三关”——巴东县野三关镇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作为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野三关镇围绕“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四大举措,写好“土、硒、茶、凉、绿”五字文章,全力建设恩施州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重要链接点和东部桥头堡,助力恩施州城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 ,高质量打造县域副中心。
高点站位 打好同频共振“融合牌”
野三关镇如何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
这是一个发展定位、机遇把控的战略命题
巴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钟迎松表示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今年以来,野三关镇先后组织专班赴州高新区、恩施市、建始县等地学习“取经”,借鉴融合城市建管、园区建设、“两违”管控、征地拆迁等先进经验,在全镇开展“解放思想、比学赶超”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破除故步自封、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等“习惯于落后”思想,形成了务实进取、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同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开发区和政府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干部职工统筹融合,真正做到区镇合一、目标一致、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这个东西搞得好,以后我们普通村民也可以监督村里的党员干部是不是为老百姓办正事了……”
《野三关镇“小微权力”监督意见》后
近年来,野三关镇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三个一”措施,按照“十有”要求完成镇委党校规范化建设,实现党员进党校培训常态化,打造“万名党员进党校”的乡镇党校品牌。同时,组织开展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业务为主题的“大比武”活动,以“比学赶超”党建工作氛围,赋能“一点一堡一中心”,打好“宜荆荆恩”“融合牌”。
锚定“双百” 下好产业集群“先手棋”
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金象坪片区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平坦的沃土,地形恰似一个“聚宝盆”,在此生息千年的古银杏群落又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金秋盛景。
“我们这里要开发,土地征了,老房子也即将拆迁,重新安置宅基地新建新居。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辈人还能赶上这么好的机会。”
“一轴三区”产业布局的“三区之首”
规划面积272.54公顷,建设用地188.38公顷,工业用地96.98公顷,总投资30亿元。至目前,该园已经完成一期征地34.1公顷,搬迁农户48户,兑现征地补偿资金3900万元,即将启动的安置小区建设,一期清表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二期5.1公顷已经完成实物指标调查,三家评估公司同步进场开展工作。
作为巴东经济开发区,野三关镇锚定了2025年前入园企业过百家、工业产值达百亿的“双百”目标,这是战略发展“作战图”,也是经济指标“军令状”。
为实现“双百”目标,成立招商服务专班、项目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保、专班负责、定期调度”工作机制,统筹全镇项目谋划、争取和实施。今年以来,完成精品项目任务数14个、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新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
形成了“一轴三区”(沿巴野公路--S245省道的产业发展轴、两溪坪片区、青龙桥片区和金象坪片区)分布,规划总面积从148.23公顷增加到569.11公顷,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康养热潮 奏响乡村振兴“合奏曲”
邓伟农家乐是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的一处普通民宿,但在今年却接待了好几批武汉来避暑的客人。一户马姓家庭一住就是2个月,原定的返程日期一推再推,竟是延期15天才依依不舍地返回武汉。
“民宿生意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乡村振兴让我们农村变了样,留得住客人了。”
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扶贫为抓手
AAA级旅游景区石桥坪的成功打造
是野三关镇乡村振兴助推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野三关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一区三带”战略布局,以园区为支撑,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区;以高山森林马拉松赛道为重点,沿铁厂荒、玉米塘、道子坪、张家村一线打造康旅体旅融合示范带;以高山蔬菜种植基地为重点,沿木龙垭、黄连坪一线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带;以寇准文化、将军文化为重点,沿劝农亭、石桥坪、穿心岩一线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带。
乡村振兴的“一区三带”,带火了避暑康养产业,催生出避暑民宿集群化、片区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镇已建成各类精品民宿200多家;源梦森林小镇、楚天都市半城伴山等一批大型项目落地,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5万套避暑房,可容纳10万人,“华中凉都”金字招牌的成色更足。
今夏,武汉连续多日蕞高温超过41℃,而野三关夏季早晚仅有22℃,“华中凉都”一下子火爆江城。从繁华集镇到美丽乡村,随处可见一辆辆鄂A等外地牌照车辆,随时能听见亲切的武汉线万人涌入野三关避暑
千年古镇野三关就是一个“小武汉”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