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链式发展产业兴
这是奋进的十年。 襄阳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每三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由2012年的2406.19亿元大幅提高到2021年的5309.43亿元,经济总量跃居湖北省第2位、汉江流域城市首位,自2018年以来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城市GDP50强。
“十一”期间,襄阳古城街头和城墙上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汉江两岸亮起了“欢度国庆”主题灯光秀,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襄阳古城游玩赏景并与国旗合影。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这是腾飞的十年。 襄阳农业发展由大转强,成功创建整市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187.1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93.88亿元;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增加值由2012年的787.51亿元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2395.82亿元。
9月4日,湖北省枣阳市南城办事处后湖村村民收割水稻。通讯员李明 摄
这是闪耀的十年。 襄阳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工业占比稳定在40%左右,服务业占比突破45%,经济增长实现了由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的历史性转变,稳步迈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9月20日,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检查新能源电机产品。全媒体记者谢勇 通讯员王懿 摄
十年来,发挥产业链的强大带动作用,襄阳大地到处是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全市项目建设迸发出崭新活力,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
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9月21日,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工人正在赶制“东风天翼”纯电动公交车订单。全媒体记者王虎 通讯员王懿 张明远 摄
在立足现有基础、把握未来走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市出台《襄阳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2021—2023年)》,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重点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特色鲜明、安全稳定、竞争有力的产业体系。
——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成龙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多点配套、多元市场的供应链体系;
——实施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行动, 主要包括加大企业创新投入,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质量标准提升和品牌培育;
——实施千企千亿技改专项行动, 主要包括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化转型,推进服务化延伸和安全化管控;
——实施要素支撑保障专项行动, 主要包括加快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强化基础要素保障,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强化产业人才支撑。
全市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2021年6月,总投资6亿元的襄阳正大百万吨饲料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该项目是目前亚洲单体规模蕞大的猪饲料加工项目,标志着襄州区正式完成生猪全产业链布局。
5月19日,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车间内,员工正在分割生鲜肉。全媒体记者 乔森垚 摄
在襄城区,华中药业维生素B销量占全球40%以上份额,凌晟药业建设凌晟医药产业园,两家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做精做强生产和销售生物医药产业链。
湖北诺伯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樊城区建设航空航天及汽车产业链精密零部件研发与生产项目,将为我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实力。
北京拓美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平台项目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和文旅项目的落户,推动了我市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影视文化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的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我市在“链”式招商上精准发力,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及零部件项目、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我市。
9月21日,工人在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安装厂房屋顶。全媒体记者王虎 杨柳通讯员王懿 摄
通过打造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产业体系,我市正加速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链,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9月16日,南漳县清河管理区白鹤湖社区一村民正在喜收高粱。熊明银 张大军 摄
襄阳是全省唯一粮食产能过百亿斤的市(州),是全国三大芝麻主产区之一和长江中游重要的油菜种子生产基地,更是全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
面对农业产业化新要求,襄阳如何在“保量”的同时扎实做好提质增效?我市出台的《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聚焦粮食、生猪、淡水产品、蔬菜、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林果、道地药材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集群发展、品牌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龙头培育“五大工程”,不断培育并壮大优质企业,全面延伸产业链条。农业全产业链价值持续跃升,襄阳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升级。
保康县2019年引进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萧氏茶业,成立保茶集团。短短两年,该县探索出“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品牌共创、市场共拓”的产业化联结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目标同向、标准同样、行动同步、责任同担”联合体。
3月22日,工人在保茶集团成品茶包装生产线上查看设备运行情况。特约通讯员杨韬 通讯员秦志鹏 摄
枣阳市坚持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出台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案,延长加粗优质粮油、畜禽、果茶、中药材和淡水产品五大重点产业链,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底盘。
8月22日,羊群在枣阳市太平镇崔垱村的山坡上吃草。通讯员童长宇 摄
襄州区围绕优质粮油产业和优质畜牧产业,聚焦以正大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全产业链,以鲁花为龙头的花生精深加工产业链,以丰庆源为龙头的小麦精深加工产业链,以乐峰为龙头的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链,以盼盼食品、卧龙锅巴为龙头的休闲食品加工产业链,以东风井关为龙头的农机装备产业链,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全方位构建农业产业链状发展格局。
工人在襄州区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组装拖拉机。全媒体记者安富斌 江旭东 通讯员阎灿 摄
十年来,我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襄阳整市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粮食产量和猪、牛、羊出栏量常年位居全省头部,开启了农业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市场和群众。
也就越能聚集生产要素、人气和财富。
2022年中秋假期,唐城景区布置了一个直径10米的“超级月亮”景观,地上的“超级月亮”与夜空中的皓月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夜游赏月。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做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做厚做实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是当前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效提升上下功夫,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能级提升、结构优化、质效提高的良好态势。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四园一镇七酒店”逐步建成运营,唐城景区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襄阳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10月1日,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举办“奇幻烟火 礼献祖国”大型烟火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通讯员孙可欣 摄
南国城市广场、天元四季城、汉水华城、乐福天下、吾悦广场、东津民发世纪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相继建成运营。人民广场商圈、长虹路商圈、张湾商圈、团山商圈、东津商圈等商圈的集聚效应持续凸显,市民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改善。
樊西市场集聚区成功引进以中豪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八大市场主体;中通快递、国药控股等一大批商贸、物流企业进驻樊西,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格局逐步形成。
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的商户在备货。全媒体记者江旭东 摄
当前,襄阳正依托政策、区位优势,把握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借势发力,着力培育壮大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不断提质、增效、升级。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回顾过去,襄阳各项发展成就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放眼未来,襄阳的产业链发展呈现出更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全市上下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拼搏奉献,谱写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襄阳市蕞新疫情、市区核酸采样点查询
襄阳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实时更新)
襄阳日报官方视频号上线℃!接下来的天气......
校对: 张文进 ; 终审: 柏睿 ;
下一篇随州:早发现快处严管,用蕞短时间在蕞小范围内控制疫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