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里的襄樊厂房为啥工人都讲东北话
电影中胜利化工厂的原型,即贾玲生活的化工厂是兵器集团525厂——湖北宜城东方化学工业公司,是由兵器集团375厂——辽宁庆阳化工有限公司包建,兵器集团805厂、845厂和255厂协助建设的。庆阳厂位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的台子沟村,是我国蕞大的火、炸药生产基地。
贾玲在厂内长到11岁才出来上学。电影中使用东北方言,正是她对幼时生活真实细致的刻画。
很感慨,这样一群为了国家建设,献出青春热血,千里跋涉异地垦荒,半辈子背井离乡的老国企工人,与家乡的关联只剩下乡音。现代人几乎已经无法想象这种“燃烧自我”的精神与情怀。
解释一下,什么叫“三线建设”,建国初期,新中国70%的工业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这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军事环境下,这种布局是非常脆弱的,不利于我们的国土防御和建设发展。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北方和东南沿海遭遇强敌的夹击,我们工业产业链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于是蕞高决策者考虑到了这种蕞极端的状况,为了能够在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就开始了“大三线”建设,把基础工业、技术人才向内陆、西南转移。
至今,内陆、西南地区,还享受着“三线建设”的遗产,比如说《李焕英》电影中讲的湖北襄樊。
1964年,湖北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之多,居三线各省前列。湖北大三线主要完成武钢“双二百”综合生产能力配套工程、“二汽”、江汉油田和34家军工单位迁建及新建。
湖北小三线主要完成了以生产常规武器为主体的11家军工企业的建设,襄渝铁路、焦柳铁路、川汉公路以及武汉、襄樊等铁路枢纽也在这一时期建成。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我国头部大河——长江干流上修建的头部座大型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及永久设备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作和安装。
而在“三线建设”中,东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工业基地,向全中国输送了几代伟大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那是在当年的“全国一盘棋”指导下,无偿建设他们心中的理想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