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994%襄阳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月16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截至2月15日,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9.4%,基本实现应开尽开、应复尽复。
开年就奔跑!连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奔赴各建设工地和生产企业,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各地各部门出台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企业抢抓生产拼开局,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上下齐心协力,全市各地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奋斗的号角声响彻汉江两岸。
以“一天都不耽误”的紧迫感全力冲刺
“要以一天都不耽误的紧迫感冲刺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
锚定目标,迅速行动。2月8日上午,我市举行2022年新春城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89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大动脉”。
以重大城建项目集中开工为引领,全市各地纷纷举行重大项目“三集中”活动。
枣阳市32个项目总投资达427.74亿元,展示了该市冲刺“百强再进位”目标的决心。
东津新区17个项目总投资227.8亿元,其中生态整治综合开发项目将为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夯实基础。
樊城区找准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分类施策、统筹推进,20个项目总投资413.28亿元,将为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注入强大动能。
襄州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总投资327.2亿元的项目中,既有推动重大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性项目,也有实现清洁能源应用的绿色项目。
35个项目总投资238.6亿元,高新区以服务比亚迪产业园项目为契机,打造重行践诺的诚信“标杆”、流程再造的工作“标杆”、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标杆”、“金牌店小二”的服务“标杆”。
此外,谷城、宜城、保康等地的“三集中”活动如火如荼,展现了“拼抢实”的良好状态和作风。
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要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在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下,各地各部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2月10日,市安委办印发《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项措施》等通知,会同交通运输、住建、教育等部门,组建11个复工复产帮扶指导组下沉一线,对各地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开展两轮次、不少于4天的督导检查,并帮扶指导各地企业排查治理隐患,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搭建平台,拓宽用工渠道,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在全市举办襄阳市2022年“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在樊城,27个行业提供5008个岗位,近3000人入场求职;在宜城,38场新春招聘会提供上万岗位,为求职者提供多种选择;在襄州区,22家用工单位提供1624个岗位,初步达成用工意向150人……
这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深受返乡青年欢迎,也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能在家门口就业蕞好,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没有后顾之忧,会干得更出色。”来自谷城的求职者席其惠说。
以“一边建设一边生产”的干劲奋勇争先
2月9日,在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处场地上,道路正在平整;另一处场地上,厂房正在搭建。而在工地一角,一栋已建成的厂房内正在组织生产,产品从生产线源源不断送往仓库等待发货。
“就是要有这种一边建设、一边生产的劲头!”在调研项目建设时,市委主要领导对企业抢抓工期的扎实举措给予充分肯定。
发展时不我待,干事只争朝夕!据了解,虎年春节,我市多个项目建设工地没有停工,争分夺秒保进度。
春节期间,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项目保持着300人以上的建设队伍,全力以赴施工;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项目实行“三班倒”,施工队伍日夜奋战;比亚迪产业园项目建设者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仅用26天就完成土地平整工作;吉利(谷城)硅谷项目大年初五即百分之百复工,力争今年实现投产……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斗志奋力攻坚,力争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