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攻坚克难强招商
1月至4月,高新区新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130.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5亿元以上项目7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1个。
以全市作风建设“攻坚年”为契机,高新区全力实施产业招商“攻坚年”行动,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唱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激发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在高新区4月重点项目评审会上,包括中兴发展有限公司襄阳智能智造中心及进出口贸易在内的8个项目通过评审,项目总投资额为133.1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商贸及服务等产业。
要招就招好项目。高新区紧盯“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主导产业,在引进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项目上全力突破。
聚焦新经济业态,在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和创意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发展上不断延伸。
抢抓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的重大机遇,把握疫情带来的产业转型趋势和投资热点变化,精准布局重大项目。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高新区永恒的发展主题,也是推动高新区经济逆势增长的不二选择。高新区不断擦亮自贸区和科技城两大“金字招牌”,发挥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优势,继续在产业招商上追高逐新,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络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高新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工作不断链。
1-2月,高新区招商局通过“屏对屏”沟通的方式,线个,投资过5亿元项目1个。
北京阳光鸿志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钒电池科研及生产基地项目、深圳市昆布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及关键部件项目、上海华熵能源氢燃料汽车零部件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通过网络平台签约,落户高新区。
线下,该区抓好存量招商,了解区内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的扩能扩产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异地商协会力量,多渠道拓展投资目标。
建立招商顾问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对项目储备库中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不时回头看,多渠道宣传和推介高新区。
出硬招,结硕果。创新招商方式后,高新区招商效能不断提升。记者从高新区招商局了解到,北京阳光鸿志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将在高新区投资5亿元,建设能源钒电池科研、生产基地项目。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在高新区建设襄阳人工智能光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北京妙医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拟在高新区建设数字健康襄阳区域总部项目……
“公司注册、征地等手续得以快速办理,要感谢高新区招商局及行政审批局的主动帮助和关心。”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说,3月16日,公司收到了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发来的内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清单,审批人员耐心指导审批流程,加快了企业落地投产的进度。
项目引得来还要落得下。高新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承载力,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内功,吸引产业集聚。
对重难点项目,该区实行精准调度和项目包保,持续推进“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对环境容量、土地指标、水电气保障、砂石供应、企业用工、物流供应等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拿出破解措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各单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区自然资源分局提供土地清单,各园办提供厂房清单,区国投公司提供基金、金融解决方案,区招商局和综合协调办研究出台自贸片区招商指南及综保区招商政策,合力护航项目建设。
热情服务企业,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服务方式精细化,切实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重大产业项目百分之百专班服务、签约承诺事项百分之百跟踪落实、先进制造业项目百分之百确保供地、重点项目企业高端人才百分之百优先保障。
“二季度,高新区计划新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354亿元。上半年,预测累计签约合同额452.03亿元,完成市年度目标任务的58.1%。”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魏永斌表示,全区将以攻坚拔寨的勇气,推进产业招商“攻坚年”行动,以决战决胜的招商战果,为经济发展助力。( 王程程 严俊)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