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创新招商模式“步步为赢”
在襄阳高新区招商局办公室外的走廊学习栏上,写满了中、英、日文的日常用语对照翻译。每天学一句外语,这是今年开年以来襄阳高新区招商局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要求。每周进行一次集中点评,请专业翻译人员来纠正发音。
办公室之外,想进一步学习充电的招商人员比比皆是。记者发现,从今年3月15日高新区干部夜校正式开课以来,来自招商局的学员蕞“贪心”, 不少人同时报名学习英语、日语、礼仪和其他管理课程。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招商工作几乎天天都是与外资或世界500强企业打交道,这是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的动力”。
以“精、诚、智”打造“招商利器”
“襄阳高新区发展20年,产业布局已逐渐明晰,尤其在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更应该变‘招商’为‘选商’。”李述永深知,“选商”比“招商”更难,必须以“精、诚、智”打造一套无坚不摧的“招商利器”。
场景一:11月的襄阳机场天气很冷。当西装革履的日发公司考察团成员下飞机后,禁不住在寒风中打了个冷战,这时,襄阳高新区招商局接待员马上将早已备好的大衣递到了每一个日企考察团成员的手中。
场景二:日发公司考察团正在襄阳高新区考察项目用地,大雨突袭,土地泥泞难行。当穿着铮亮皮鞋的日商面对泥泞难以迈步时,招商人员将早已将准备好的鞋套递给了他们。
场景三:在土地拆迁签约书上签字的日发公司代表,原本不相信襄阳高新区能在一个月内完成拆迁工作。然而,两周后,他高兴的向总部报告,公司项目可以提前两周开工了。
“襄阳高新区人比我们日本人还要注重细节,讲求效率。”一向以精细著称的日商叹服了。日发公司蕞终放弃了沿海地区的广东花都、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郑州,将总投资9300万美元的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座椅项目落户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成为2010年日本对华第五大投资重点项目,也是襄阳市迄今为止投资额蕞大的日本独资项目。
智慧的襄阳高新区人让日发公司的入驻发挥了“以商招商”的连锁效应。目前,日本松本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丰洋精工株式会社、日本今仙电机株式会社、东普雷株式会和三五株式会社等10多家日资企业已先后落户襄阳高新区,呈现出“日企扎堆”现象。
“为了更好地承接日企在襄阳的投资,襄阳高新区将与日本双日商社共同打造一个专门属于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工业园区。”李述永高兴地告诉记者,襄阳高新区将引进日资企业40家左右,未来,还将根据园区的其他优势产业,大开“选商”之门!(本报记者 郭涛)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产经网客服邮箱:br>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必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证05068455 公安备案:1101053583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