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瓜果飘香产业旺托起农民致富新希望
桃李肥麦争时序,石榴火过长门赋。娇孙五月树下闹,应解枇杷果渐熟。
从三四月的漫天飞花里走来,便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在湖北省襄阳市,各地迎来了头部批鲜果上市丰收的日子,农田里、果园里,满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脸上荡漾的,是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日子的向往。
保康:金银花开变线月底,湖北各地的油菜都已收割入仓,马路边、田埂上,还能看见码成一垛垛的油菜。而在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重阳村,田间地头仍可见一派繁忙景象,当地农民正驾驶大型收割机采收油菜籽。
5月11日,大型收割机在收割油菜籽(无人机航拍)(通讯员陈泉霖 葛万勇 摄)
5月11日,农民在转运收割的油菜籽(通讯员陈泉霖 葛万勇 摄)
5月11日,金银花加工车间内,村民将分拣好的金银花送入烘干房准备烘干(通讯员陈泉霖 付乐 摄)
“俏土豆”如今成了襄阳市襄州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近日,在襄州区张家集镇韩集村千亩土豆基地里,大家正忙着收获、分拣土豆。一排排刚挖出的土豆,经过挑选,装袋上车,将发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看着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土豆,七组村民荣心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襄州区双沟镇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经理汪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收购的100多吨土豆将通过各种渠道销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的襄州土豆,填补了我国南北市场的“断档期”。每年一到土豆收获的季节,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也给周边村民就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旺季一天用工量在九十人左右 ,如负责装包的一天工资200元左右,装车工一天工资能达到500元左右。”汪勇介绍说。
襄州区双沟镇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经理汪勇收购100多吨土豆,将通过各种渠道销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
享有中国桃之乡美誉的枣阳,现有桃树种植面积近30万亩,眼下正是油桃成熟的季节。极目新闻记者在平林镇宋集村油桃销售点看到,果农们正在分拣油桃,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连日来,樊城区牛首镇李沟村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甜脆豌豆一望无际,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采摘、商贩收购的喜人景象。作为李沟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甜脆豌豆已进入收获季。
李沟村村民刘月林种植甜脆豌豆多年,他告诉记者,甜脆豌豆易种植、产量高,不愁销路。去年种植的1.5亩甜脆豌豆,买了3000多元。今年进入采收季,每天和老伴现采现卖,或就地卖给商贩或拖到附近的竹叶山市场进行交易。收购价格高低不等,从刚上市时价格3元每斤到大上市的2元每斤,预计今年比去年收成要好很多。
樊城豌豆丰收(通讯员王晓丽 摄)
全市诞生11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用占全国0.57%的耕地面积产出了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的粮食。作为农业大市,襄阳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产业链建设乘势而上,美丽乡村加速蝶变,农村改革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态势强劲,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1年经受住极端天气和灾情考验,粮食种植面积达1188.05万亩,同比增加8.0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4.63亿斤,同比增加0.14亿斤,位居全省头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15%;纳入统计的24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5万元,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1658个。目前,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省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13家,数量位居全省头部。
抓招商引资,重产业融合,是襄阳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将品牌建设打造成“由大变强”的制胜法宝。襄阳将进一步构建品牌体系、提升营销水平。同样品质的商品,品牌附加值越高,经济收益就越高;品牌美誉度越高,集聚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唯有创品牌、卖品牌、护品牌,才能让襄字号产品响彻全国,屹立于强者之林。”该市相关领导表示。
2021荆楚问政网群工作系列评选网络投票开启
2021年度荆楚问政网群工作系列评选启动
公安县曾埠头村迁建小区预计12月底竣工
Copyright © 2001-2021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