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狠抓重点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春日的汉江两岸,繁花似锦,处处焕发勃勃生机。重点项目工地上,工程车穿梭不停,建设者紧盯目标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区里,生产线加速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订单。
一季度,全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GDP、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4.94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2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精彩看首季。
2月8日上午,我市举行2022年新春城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89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大动脉”,为襄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踏着这种节奏,各地纷纷举行重大项目“三集中”活动,一批批签约项目迅速落地,一批批落地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批项目迅速达产。
枣阳市32个项目总投资达427.74亿元,展示了该市冲刺“百强再进位”目标的决心;樊城区找准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分类施策、统筹推进,20个项目总投资413.28亿元,将为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注入强大动能;高新区35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总投资238.6亿元;东津新区17个项目总投资227.8亿元,其中生态整治综合开发项目将为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夯实基础……
高位统筹、谋划有方,一个个重大项目“井喷式”集中、有序开工,夯实了产业基础,襄阳迎来新一轮建设黄金期。其中,不乏一些投资体量大、产业层次高、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投资建设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零部件、零碳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板块的襄阳比亚迪产业园项目,将分3期建设,一期总投资100亿元;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28亿元在谷城建设硅产业链、清洁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三大板块项目……
全市各地一个连着一个项目集中开工,让“开门红”成为稳的成色、进的成色,成为奋力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具体行动。
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在襄阳各地,一个个大、优、强的重大项目犹如一颗颗种子,为襄阳经济带来发展新动能。
武钢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在谷城建设钛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由武钢资源主导,与湖北利拓、谷城县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意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对钛铁矿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投资6亿元的中力电动叉车老河口生产基地项目在老河口开工;投资50亿元的零碳示范区建设项目落户襄州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亿元在宜城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包括年产45万吨硫酸、15万吨磷酸一铵、30万吨氨化缓控释肥、40万吨硫基缓控释肥等7个子项目……
数据显示,1至3月,全市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403个,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49.26%;投资总额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94.62%。
好项目频添新动能,大项目带来大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发挥关键作用,而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引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襄阳正牢牢抓住有效投资这个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抓经济就是抓项目、抓发展就是抓项目”的理念,牢牢抓住项目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使得我市在做大经济总量中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强效益,产业发展驶上新赛道,新增长点持续涌现,重大项目接续不断,襄阳经济发展气场日益强壮。
百尺竿头思更进,催马扬鞭自奋蹄。
今年以来,全市招商系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快进,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紧迫感,全面冲刺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大招商、招大商的襄阳气场日益强大,为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提供有力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1至3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89.32亿元,同比增长33.78%,工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71.91亿元,同比增长31.07%;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8个,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79.35%;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62.16%;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31个,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238.46%;引进投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8个,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96.36%。
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开工,标志着我市逐步成为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和兴业洼地,招商引资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吸附效应”。
与此同时,我市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补齐短板,精准招商,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促进我市产业链素质能力实现整体跃升,一个个引领性、带动性、成长性好的产业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
其中,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东莞嘉泰鸿业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芯片封测和智能装备智造产业园项目、江苏鼎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5G智能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按照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壮大产业链优势环节、延伸产业链条的思维,促进我市产业链素质能力实现整体跃升,也将为我市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此外,我市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提升招商质效。今年以来,全市82个承担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直部门中已有68个部门组建了招商工作专班。1至3月,已有49个部门“走出去”招商,积极对接项目,累计外出325天,拜访企业306家。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