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新中心!全国新区进入前十!|回望2022
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凡是在交通要塞的区域,一般总是拥有更高的定位、更好的规划,以及更强的资源吸附力,是带动这座城市发展的火车头。例如,上海的虹桥新区、杭州的高铁新城,都是城市的繁华主场和中心枢纽,而襄阳的东津新区,也凭借着无与伦比的交通引力,正上演着高铁带经济的传奇,目前所透露的宏伟蓝图足以让我们对这片区域报以足够的期待!
一座高铁站,直达全国176城。每天百条线余城直达。从东津坐上高铁,1.5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西安、郑州、重庆,5小时到北京,6.5小时到上海、广州……是鄂西当之无愧的交通枢纽。它就是位于东津新区的襄阳东站,是全国非省会级地级市一次性建成蕞大规模高铁站。
东津新区市民,与东津高铁站“近在咫尺”,快速享受高铁对外通行的一切便利,也让高铁新城荣升为襄阳的新门户和新地标。
这两年,襄阳的两条城市快速路——东西轴线和南北轴线,两条都与东津新区有关。东西轴线,也就是目前的襄江大道,全长约26.3公里。目前襄江大道已全程通车,作为城市快速路,襄江大道全程不设红绿灯,从东津到樊城蕞快仅需6分钟,交通便捷性大大提升。南北轴线公里,南北轴线南延段(南内环-南外环)新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意味着南北轴线全线贯通。对改善东津新区交通环境,加快产城融合有着积极意义。
如果说高铁线路是一座城市对外开放互连的“主动脉”,那么,城市内部路网则是城市肌体内的“毛细血管”。在东津新区内部,规划路网密集,凭借内环线及“八横五纵”立体交通路网,交通畅达。汉江大道、南山路、鹿门大道、浩然大道、内环东路五条主线连接新区南北;金源路、连城大道、会展北路、会展南路、汉广大道、峪山路、东大沟路、内环南路八条干道横贯东西。
有“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也有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目前,有23路、82路、16路、59路、56路、78路、539路、52路、53路、G01路、G02路、G03路、G04路等十余条公交线路汇聚东津,全域路网枢纽、全城快速通达。居住在这里,无论想要去往城市的何处,都可以一车直达,方便快捷。
东津将打造区域******通中心,以“交产城”融合发展互促为重点,加快郑渝高铁、西武高铁、呼南高铁、合襄高铁建设,构建“四纵四横”铁路网,实现东西南北四向拓展、快捷直达等,更大程度是加速区域交通建设,便捷片区的日常出行,从高铁、城际客运、高速路网、城市快线等方面前瞻考虑,将高铁新城片区打造为襄阳的交通枢纽之地!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提到:“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换言之,成长环境很重要,那究竟怎样的环境适合孩子茁壮成长?将儿童看作生活的主角,从儿童视角出发,从规划、文化、产业、安全四大方面着手,为儿童构筑了一个个舒适的成长空间,营造一个个美好快乐的童年,深耕襄阳的华侨城,给出了他的答案——造一座城。
自2018年开始,襄阳华侨城开启了他的“深耕之路”,如今华侨城以其擅长的“文化+旅游+城镇化”造城模式,“先规划,后建设”将原本荒芜的土地,蜕变为了现在这样一座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大城。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的核心项目奇幻谷盛大开业,关于奇幻谷的消息,更是刷爆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在此之前,奇梦海滩水乐园、奇趣童年亲子乐园、奇妙镇、云海汤泉、云海酒店等都已经欢乐兑现。
除了超大规模的城市级乐园,还包括很多兼具参与性和包容性的配套,以天鹅湖为原点,打造的约10万方华侨城生态艺术公园,活力滨水区、休闲运动区、科普体验区和艺术体验区,如今已兑现,让孩子们能在公园中寓教于乐,公园式的美好生活轨迹也就此徐徐舒展。周末假日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公园露营野餐聚会。又或者一家人茶余饭后散步,在纯白的长廊上赏唯美落日和一片橘子海。
乐园、公园、学校、商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襄阳华侨城都在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再引进、建设产业,打造满足全龄人群日常所需的社区商业。从上学读书、社区买菜、看病求医,到逛街购物、娱乐休闲,这一切华侨城都考虑得很细致,四年时间,完美结合当地文化与资源,为老百姓量身落地打造华侨城式的生活方式。
看得见的才靠谱,能兑现的才是真,华侨城用实际行动证明,梦想蓝图从来不是纸上空谈,而是一步步地兑现理想愿景。
“产业引领、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是东津新区一贯的发展理念。为全方位做大做强,东津新区坚定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区域中心城市新中心的目标,大力推进符合新时期需求的高水平产城融合战略布局。
2022年12月22日,赛迪研究院发布“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2)”榜单。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位居第九名,是前十中唯一一个来自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外的城市新区。
据悉,入选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2022)需满足“五新”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即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空间、新模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所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所在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所在城市经费投入强度、所在城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所在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绿色发展指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新区总面积、新区行政级别、区位交通便利度、人口吸引力,市场主体活跃度、两化融合程度等指标。
东津新区获得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列为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奋力推进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科教中心、交通中心、会展中心、文旅中心、体育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引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市第三中学、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等知名院校,襄阳市科技馆、市图书馆、市规划展示馆集聚于此,汉江流域首个省级实验室在此揭牌,形成了全市三大科教中心之一的东津科学城。
启动了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科创城、高铁新城、华侨城文旅新区城建设,还有40万平方米的大湾区(襄阳)产业园、25万平方米的襄阳云谷、13万平方米的雅居乐科创谷产业园、5平方公里的先进工业园等园区项目落户。
华侨城、中车九州、东风电驱、正威铜杆、中电光谷、中化六建、中南高科、湖北交投、程力汽车、现代杭萧、福建永辉等一大批省内外五百强企业抢滩入驻。
2022年以来,东津新区全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光电通信产业园、铜基新材料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园、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等8个百亿级园区建设,争取打造成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千亿级高水平工业基地,致力为襄阳巩固提升中国中部地区重点城市地位、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作出更大的新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