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一核三城”引领“襄十随神”襄阳全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

admin9个月前 (09-29)襄阳产业信息6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常丽

  襄阳科技城一期中试产业园集聚创新项目135个;筹建中的隆中实验室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前沿新材料创新中心;33家企业入围湖北省“瞪羚”企业,居全省第二位;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省唯一。作为“襄十随神”城市群“领头羊”,襄阳市近年来激活创新潜力,依靠科技赋能,积极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金波表示,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襄阳正以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极、“襄十随神”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双碳”科技创新应用先行区、“北部列阵”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太空中的产品绝对是百分之百完美的。”10月16日,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远在襄阳的航天四院42所的相关研发人员都长长地舒了口气。该所研制的飞船舱体密封件是飞船舱体结构密封的关键部件,自从1999年以来,该所已经为飞船总体单位提供一万多个密封件,一次性检验合格率为100%。

  隐身装备、大型无人直升机、机柜新型高效冷却技术……这些都是位于襄阳高新区的北航襄阳研究院产业园内科技企业的产品,该院致力于建设华中地区实力蕞强、规模蕞大、水平蕞高的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提出,打造“一核三城”创新主平台,突出襄阳高新区“一核”创新引领。以襄阳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核,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主平台、科技型企业与新兴产业培育主阵地、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发展先行区。

  目前,襄阳高新区已形成以风神汽车、东风股份为龙头,康明斯、新火炬等众多企业构成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以航宇公司、航天42所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大力公司、追日公司等为代表的全国蕞大的电机控制集群;以南车工业园、金鹰工业园等为核心,以中国南车集团襄阳电机为重点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襄阳市有33家企业入围湖北省“瞪羚”企业,居全省第二位;金鹰重工、共同药业、博亚精工3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3家。今年上半年,襄阳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产业基础高级化正逐步实现。

  10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在襄阳科技城揭牌。该学院已有542名学生,30多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入驻,明年办学规模将超过1000人,入驻2个到3个科研团队。

  “襄阳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为襄阳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湖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明虎介绍,襄阳科技城为研究院提供了一栋1.2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并每年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已和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8个,累计服务企业100余家,完成企业委托开发项目50余项。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航空研究院引进4个通航项目、成立4家高科技企业。围绕智能电气制造业创新发展需求,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襄阳产业研究院,目前已设立专家工作站1个,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蕞大增量”,襄阳全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高标准规划建设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目前,科技城一期中试产业园已经满园,集聚了创新项目135个;二期已经有21个创新项目签订了入园协议;科学城已开工建设。同时,投资47亿元的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已开工建设;投资28亿元的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将在明年3月试运行。

  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襄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襄阳已牵头建立了“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谋划科技合作项目21个。11月份将联合十堰、随州、神农架,举办“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万余株地肤换装映红马鞍山森林公园

  荆楚民生观察团走进高速服务区建言献策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襄阳高新区推动七大产业借势突围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襄阳高新区推动七大产业借势突围

  进入今年第二季度,襄阳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稳”基础,扎实;“进”动能,澎湃: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开工;东风汽车股份铸造分公司新厂区两个厂房完成基础施工;神龙汽车公司襄阳工厂日下线个重点项目开工,航空、储能、新材料等相关项目成为主角。   头部季度,襄阳高新区“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6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作为龙头的汽车产业实现产值2...

全省第二!襄阳33家企业拟纳入头部批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库

全省第二!襄阳33家企业拟纳入头部批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库

  近日,省科技厅公示了头部批拟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我市33家企业入围湖北省“瞪羚”企业,居全省第二。   根据《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襄阳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发动,经企业申报、大数据筛选,经省科技厅遴选,确定了襄阳市头部批共计33家企业拟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中的“瞪羚”企业。   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企业的典型...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近日,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含类细分服务领域,为切实服务科创企业发展、规范高品质载体标准提出了全新思路。   垠坤集团执行总裁沈萌萌介绍到:“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产业链生态,也包括服务和跨行业的生态,后者正变得愈加重要。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园区搭建的生态系统决定了所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垠坤服务过超万家企业,看到了中国科创企业对于...

央媒聚焦襄阳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

央媒聚焦襄阳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央媒聚焦襄阳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   6月23号至24号,新华网湖北频道总编助理胡诚带领采访团来襄,围绕“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等内容,进行采访调研。   在襄期间,新华网采访团深入高新区、东津...

市应急学会参加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

市应急学会参加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

  近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提振发展信心 科技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总结2022年“科创中国”建设成效,对全面完成“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应急学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线上参...

恒宝襄阳科创园(建设中)

恒宝襄阳科创园(建设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恒宝襄阳科创园(建设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襄阳市襄州区樊城区高新区机场路和深圳大道交叉口,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探秘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三)

探秘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三)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 黄康 通讯员 常丽 )10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推进襄阳、宜昌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省科技厅厅长王炜介绍,目前,经省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印发实施并全面启动建设。   湖北“永不落幕的农博会”正式营业...

新增两家湖北实验室

新增两家湖北实验室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余翔   10月20日,从湖北省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北全面启动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三峡实验室筹建工作紧密推进。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王炜介绍,襄阳、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湖北南、北两个阵列的龙头。将推动两地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敢闯敢创,探索出省域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