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
为总结1-10月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掀新高潮,市招商局对1-10月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营造了浓厚的招商氛围,各项指标总体运行平稳,取得了一定成效。
1-10月,全市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916个;正式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同比增长18.21%,同比2019年增长1.08%;工业项目正式合同投资额同比增长26.33%,同比2019年增长44.2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3.32%,同比2019年增长20.9%;工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52%,同比2019年增长31.52%;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6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99.82%;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1个,完成目标任务的91.67%;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4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2.13%;引进投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2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引进30亿元以上的外向型经济产业项目2个,完成目标任务的40%;引进外向型经济市场主体4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43.33%。入库开工项目427个,完成目标任务的83.73%;入库投产项目39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81.54%。
1-10月,全市45个承担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直部门******有37个部门外出招商,累计外出1336天,拜访企业1066家;共签约项目10个,投资总额63.3亿元。
一是部分地方工作进度滞后。1-10月,东津新区正式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工业项目正式合同投资额同比呈负增长;高新区、东津新区、枣阳市、樊城区、保康县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未完成时序任务;高新区、东津新区、谷城县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未完成时序任务;高新区、樊城区、襄州区、宜城市、保康县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未完成时序任务;枣阳市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未完成时序任务。高新区、东津新区、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保康县开工项目入库未完成时序任务;东津新区、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枣阳市、南漳县投产项目入库未完成时序任务。
二是外出招商力度不大。1-10月,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官和分管领导平均每人每月外出招商2.9天,与年初印发的《2021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中“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轮流外出招商每月合计不少于7天,政府(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外出招商每月不少于10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45个承担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直部门中,除市政府驻深办、汉江控股、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市卫健委外,其他市直部门均未达到每月外出招商7天的要求,还有8个单位未报送相关资料信息。
三是产业招商不均衡。1-10月,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服务业等产业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个数超进度完成目标任务,但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个数未按时序进度完成,特别是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比例不到50%。
(一)强化产业分析和项目策划。各地各单位要聚焦全市13条重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10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大重点产业分析调研力度,明确各重点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有特色、有优势、有吸引力的产业链招商项目,完善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进一步夯实招商项目基础储备。
(二)紧盯目标任务,加大招商力度。各地各单位要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找准差距,精准调度,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力度,快速推动项目进展,争取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达产见效,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全年精彩”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项目入库工作力度。各地要紧盯项目入库工作年度目标,总结经验,找准自身差距,加强调度,全面梳理待入库项目,拉单列表,倒排工期,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应入尽入,真实反映我市招商引资成效,为我市招商引资争先创优提供项目支撑。
附件:1.1-10月县(市、区)、开发区签约项目情况统计表
2.1-10月县(市、区)、开发区项目注册、开工、投产情况统计表
3.1-10月县(市、区)、开发区实际到位资金完成情况统计表
4.1-10月产业项目分类统计表
5.1-10月县(市、区)、开发区项目入库完成情况统计表
6.10月份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官外出招商情况统计表
7.1-10月市直部门外出招商情况统计表
8.1-10月市直部门签约项目情况统计表
主办单位:襄阳市招商局总编辑:杨瑛 责任编辑:李杨婷 地址:襄阳市高新区七里河路2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