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屏襄门街道:老街区展现新魅力
襄阳市屏襄门街道:老街区展现新魅力
“不堵车了,下雨不怕积水了。丹江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6月13日,家住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肖家台社区的王先生开心地说。
路宽了,景美了,老街区展现新魅力,鳞次栉比的楼房和商圈诉说着时尚与繁华。
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传统商圈提档工程,唤醒人民广场等传统商贸街区活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力实施繁荣街道‘五大比武行动’、社会治理“一居一品”品牌创建工程,同时化解居民矛盾纠纷、消除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把屏襄门建成充满魅力的活力街区。”屏襄门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锋丽说。
“街道搭建的舞台很好,购物更便利了,也有更多实惠。”九街十八巷还建房居民晏女士在家门口的春季商品展销活动中买到了心仪的商品。
屏襄门街道辖区内的大庆路、丹江路、东风路等曾经是樊城商贸的兴盛之地,随着城市扩展和新商业模式出现,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紧紧围绕做强街道经济、重振广场商圈繁荣的工作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事事都是经济工作试金石’的工作理念融入街道经济工作中,全面推行楼长制,向市场争商户,向楼栋要效益,实现街道经济工作繁荣。”屏襄门街道办事处主任朱烽介绍。通过开展“五大比武行动”,即街居干部提升经济素养大比武、我为企业办实事大比武、市场主体增量提升大比武、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大比武、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大比武,调动一切要素,提升各类贴心服务,不断增强企业在辖区发展的信心和定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提升市场主体的品质和产能,再创新辉煌。
今年以来,争取市直专项资金项目4个,新增市场主体654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19%,老街区的活力与魅力逐渐显现。
红光社区几位居民来到零工驿站寻找就业机会,岗位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宣传……零工驿站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区文化馆鹿角门分馆里,挤满了学习绘画、音乐和书法的居民,这是樊城区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首个文化馆分馆,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近年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屏襄门街道大力实施“一居一品”品牌创建工程。今年以来,屏襄门街道着眼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创新性开展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挥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社区品牌提档升级上,各社区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其注入符合时代发展和居民需求的新内涵。
星火路社区以积分记录美德、以积分兑换服务,用行动传递正能量,连片拓展链接资源,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居民自管自治能力明显提升,社区面貌明显改观。
鹿角门社区打造智能平台,通过智能安防、人脸识别、智能门磁、热感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小区重点人群和生活困难人员的精准管理与帮扶。
马道口社区针对辖区困难群体较多、新建小区管理难等问题,建立“街坊联络站”,探索推行“党群1+1、服务1+1、小区1+1、文化1+1”的四个“1+1”治理模式,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一个个社区服务平台和品牌的建设,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成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锋丽说。
在平安街区创建中,屏襄门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认真梳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准施策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创建平安街区,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王锋丽说。
屏襄门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为民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做好民事、行政、涉法涉诉等3大类23小类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信访积案大化解行动。实施“平安五小工程”,抓实抓细网格排查,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件重点信访案件,目前已成功化解6件。
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大防范行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加大对金融、房地产、网络媒体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的排查和化解。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行动,全面落实“一社区一民警”,推行“1+N”巡逻机制,全面加强四大行业领域整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查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排查及隐患整改。
屏襄门街道发动各方力量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助推“魅力屏襄门”建设,老街区在蝶变中焕发新活力。(来源:襄阳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