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出台方案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秦小芳 通讯员李檀 王晓云)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常务会议获悉,我市出台《襄阳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
2022年8月,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方案》围绕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进行系统谋划,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四大重点任务,并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工程、区域商标品牌提升工程、精品文化版权创造工程、知识产权人才惠襄工程等五大工程。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知识产权区域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知识产权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具体而言,到2025年,襄阳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8.5万件,有效地理标志数量达到90件。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超过1000件,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件。培育5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推动50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项目入选湖北省“五大工程”,推动5个地理标志开展品牌创新培育项目。版权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贡献率超过7.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