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东巩镇:巧用平台赋新能共同缔造谱新篇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大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这句诗说的就是襄阳市南漳县古镇东巩四季的秀丽风景。东巩镇地处南漳县西南84公里处,位于襄阳、荆门、宜昌市三市交界地,是襄阳市的南大门,347国道和250、251、471三条省道穿境而过,漳河、茅坪河两条河流横贯东西。区域总面积431.97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21个行政村,共11613户、3.8万人,其中党员1419名。
村民说、大家议、干部办、群众评,强化共建共治共享合力。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东巩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紧扣“四镇同创”(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富镇、旅游强镇)、“三大产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石材加工业)建设、“两大提升”(国家卫生乡镇、全域旅游)工程、“一镇一区”(中国有机香菇头部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目标定位,蓄积发展动能,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该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中国鸳鸯之乡”、“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中国传统村落——昌集、麻城河、祝家湾”、“中国景观村落——昌集、麻城河”、“全国第二批枫桥式派出所”、“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湖北旅游名镇”、第五届“湖北省政府环境保护奖”、“省级农业(食用菌)现代产业园”、“第三批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多块金字招牌,也是襄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9个试点镇之一。
蓄势赋能谋长远,共同缔造向未来。自“共同缔造”号角吹响后,东巩镇深入践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理念,创新探索“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搭起群策群智群力的“彩虹桥”,绘制合心合拍合力的“同心圆”。这个“智理”平台,让群众有事直接在手机上说,干部在手机上答复,公益活动网上认证,积分网上审批、网上兑换,干部、群众在网上交流,相互监督,实现群众参与志愿******随时随地、******积分申报随时随地、村委会审核公示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指尖”操作,做到有维度、有温度、有力度,打通******群众的“蕞后一厘米”,让每位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共同开启“美好生活”新篇章。
为全面推广“村级事务管理平台”,镇党委召开全镇干部大会,组织24个村(社区)书记、主任,全体驻村干部、驻村部门参加,通过展示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相关情况、开展业务培训,让每位干部都感受到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功能的便捷实用。
各村(社区)明确目标,“因村施策”:铁家垭村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操作与积分兑换规则合并制成展板,悬挂在村委会,向群众发放使用指南“为村耕耘者”,教会群众如何使用,吸引群众主动加入;双坪(社区)在微信群上传二维码,将群众想了解的信息在平台上发布,让群众自己点进去参与;昌集村开展每户走访、“红色屋场会”、挨家挨户“手把手”教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同时,搭建网络平台工作框架,细化完善工作措施,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日常使用、信息更新维护等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压实责任“对症施药”。实施“三包三汇报”制度,即镇领导班子包片、党政干部和镇直部门包村、村(社区)包户;包片领导每月在党委会上汇报包片情况,党政干部每月在支部主题党日汇报包村情况,镇直部门在每周工作总结中汇报包村情况,及时反馈各村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镇党委组织专班人员************,并制成案例全面提示,做好后勤保障,解决操作难题。实行日通报、周排名制度,对排名靠后的村(社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使用情况,纳入镇对村(社区)的年度综合考核范围。
目前,全镇24个村(社区)均进入全省星级排名前30名,且均被评定为“运营良好、数字化功能完善、村民参与活跃”的五星村庄,累计注册村民突破6500户、11000人,其中铁家垭村、王家畈村、昌集村、双坪社区等21个村位列全国星级排名前100名,6个村(社区)进入全省星级排名前10,24个村(社区)均进入全省前35名,全市五星村庄排名前26名中东巩有24村(社区)。
“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能否成功推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如何取信于民?镇领导一班人认识到,要想保持“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良性运转,必须要增加平台的可靠性,村委会对群众在平台上提出问题要头部时间解决,不拖延、不推诿,在时间积累的过程中树立“可靠性”,赢得“好口碑”。既做到信息通达,又做到阳光透明。利用微信群、宣传图册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村级事务平台”,着力打造“指尖上的公开”,让村民“大事小情全知晓”,尤其平台开设的微信小程序入口,为群众参与村级监督治理搭建了线上快捷通道。同时,详细制定村级事务公开清单,所公开的党组织建设、公共******、乡村振兴、惠农政策、财务收支、养老******、社会救助、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一律严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初审,包村干部核验,党员群众监督”三种审核程序,确保公开信息真实规范。
村级事务通过“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公开“晾晒”,群众对公开信息查询后有异议的,可直接通过“群众留言”栏进行监督。畅通线上“留言”、村镇内部流转、干部限时回应、进度跟踪督办的民情响应“微循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督,阳光执行。截至目前,全镇各村发布党群******日记441条、三务公开290条、发布大事记164条、通知383条、大喇叭信息532条,群众关注点赞超过10万次;“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与政务******的联动有序运转,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事件313件,办结率达100%。
在抓好平台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东巩镇进一步做深做实长效推进——做好三务公开,保障群众三权。将村级三务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全面公开,促进了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保障了群众对三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的清了集体“家底”,亮了干部“箱底”,明了群众“心底”。发布村规民约,约出治理新风。收集对村规民约修订的意见建议,镇专班定期对村规民约进行督导、修订、完善,确保村规民约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各具特色。鼓励群众说事,构建“云端”党群******中心。开设“书记公开信”“村民说事”“大喇叭”等版块搭建起干群“连心桥”,“清单制”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头部时间就能反映给村(社区)干部,通过村民说、大家议、干部办、群众评,强化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积分管理“小积分”激活“大能量”。南漳县“时间存折”作为襄阳市在全市推广的志愿******品牌,小小“折子”鼓励群众参与善行义举,但传统“时间存折”活动认定、积分审定、积分兑换都需要人在现场进行,通过推广“村级事务平台”,将“时间存折”提升为诚信银行,实现了群众参与志愿******随时随地、******积分申报随时随地、村委会审核公示随时随地,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实践活动积极性;通过平台发布积分规则,将群众身边的小事划分为公益事业、移风易俗、邻里关系等事项,明确加分项与减分项,经“四级”评议议程,每月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公示,推动形成比积分、比排名、比成效的良好局面;通过发动乡贤能人、义工协会等参与村级治理,将捐赠实用产品与集体经济收入购买商品,丰富了群众兑换商品的种类,让村级经济发展与村级公益事业形成反哺,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