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啥频频火出圈?
继前段时间“南阳消费襄阳花”爆火网络后,襄阳的关胜古镇和华侨城烟花、春节地方年味、市场回暖,让襄阳在这个春节变得热闹非凡,就连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对襄阳做了专题报道,让襄阳又火出圈了。然而,襄阳能有这样的成就,并非偶然,那原因究竟如何,今天便随小编给你娓娓道来。
襄阳各地GDP出炉,总量稳坐中部六强
前不久,襄阳和周边县市的GDP数据已出炉,全市整体经济总量合计5827亿元,实现座次前移目标。
这是21世纪以来襄阳首次闯进中部经济头部方阵,与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并列为中部地区城市六强。这并不是浪得虚名,得依靠襄阳各城区和县市共同的发力。
高新区是襄阳GDP蕞高的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上步伐平稳,对全市经济贡献较大。
樊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5亿元,较2021年增量44.9亿元,增长近7%。樊城围绕“打造千亿都市经济强区”,加快建设“一心四区”,奋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引领力的消费中心、区域性市场枢纽主阵地。
襄州区生产总值达到865亿元,较2021年增量50亿元以上,增长6%。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为主,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规模。襄州区成功创建了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襄城区作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市民心目中的襄阳“嫡长子”,2022年襄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7亿元,较2021年增量32亿元,增长6%。
枣阳市突破800亿大关,主导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四个百亿级产业依旧颇具规模,推动了枣阳财政收入的增长。
老河口紧追宜城,生产总值逼近400亿元。其经济以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循环经济、食品、光电、木业家居五大产业为主。
东津新区在2022也是奋起直追,东津新区全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光电通信产业园、铜基新材料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园、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等8个百亿级园区建设,加上华侨城的加持,东津新区的发展,拭目以待。
其他几个地区,相比2021年来说,都是质的飞跃。由此可见,襄阳的经济都几个地区通力合作的,进入中部六强席位也是一起努力的结果。但是光有经济支撑不能看出一个城市有多优秀,其文化底蕴都是少不了的。
襄阳文旅频繁登录央级省级主流媒体,你说牛不牛?
2023年的春节,春节民俗、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文旅惠民、戏曲下乡、烟花汇演、夜景灯展、巡游街演、云游直播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满满“新年味”,浓浓“烟火气”,给足襄阳人过年“仪式感”。
“乐动襄阳·新春嗨翻天”6场街演活动春节期间在襄城区小北门广场以及襄阳城区各大商业广场举办,活动以民谣、电声乐队表演为主,襄阳市区知名乐队乐手、群文系统文艺骨干演绎校园民谣、怀旧经典、时尚摇滚、民族花腔等音乐作品,同时通过现场互动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其中。
高新区重点组织开展“迎新春促消费之百台无人机迎新贺岁”活动,举办剪纸、糖画、皮影戏、百台无人机“烟花”秀等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枣阳市古石雕大观园的民俗文化艺术节、襄州区的传统年俗文化活动、谷城县的民俗表演和民间手工艺活动、襄阳古隆中景区在传统文化中展现出浓浓的年味儿均被央视的《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多档栏目相继报道。
其中,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唐城、古隆中三大景区三足鼎立,共接待游客近58万人次。文旅市场的火爆也备受关注,频登多家主流媒体。
这个春节,影院迎来久违的观影人潮。数据显示,襄阳地区春节档票房达2475万元,平均上座率达到50%,其中《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热门影片的上座率达到82%左右。
春风行动送岗到家,央媒多栏目持续关注报道
大年初八,“稳就业、送岗位、保用工、促发展”2023年襄阳市“春风行动”暨“书记市长现场送岗+局长组团直播带岗”新春大型招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在咱襄阳,局长直播带岗已经是第三年了,不过,书记、市长现场送岗还是首次,“春风72小时”岗位云推介也是首次推出哟~这次此次“春风行动”蕞大的亮点!除此之外,市就业局以及各县(市、区)就业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探岗,为企业招工。
今年的活动现场,首次根据襄阳不同的产业链,进行了分行业布置展台,门类齐全,一目了然,更加便于市民线下咨询。比亚迪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有襄阳华侨城、民发集团、正大食品……招聘检验、计量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车工、电工、焊工等各类工作人员……年龄要求18-60岁不等,应聘者络绎不绝。
这次活动也引起了众多顶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CCTV-1《晚间新闻》、CCTV-2《经济信息联播》、CCTV-1《晚间新闻》、CCTV-13“朝闻天下”栏目,相继播出《湖北襄阳:“春风行动”送岗****** “家门口”安心就业》等报道,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到家”、“乡镇企业”揽人热待遇很受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经济日报客户端、县域经济报等媒体均跟进报道。
此次的春风行动求职现场800余家企业,提供4.5万个岗位,吸引求职者3.7万人。此外,还出动了“春风行动”选岗******大篷车120余辆,一辆辆满载返乡人员的就业“选岗大篷车”,开进了当地企业,助力务工者与企业对接。
在襄阳有守望相助、有******澎湃、有奋斗、有丰收有感动、有温暖……原来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么多!所以我们才会如此之火!还有哪些精彩活动“出圈”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给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