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襄阳都市圈经济的“火车头”去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回望2022
2022年,襄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来建区30周年。1992年,苏州、无锡、襄樊(今襄阳)……紧随北京、沈阳、武汉等地的步伐,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蕞早的国家高新方阵成员。襄阳高新区以全市百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市四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二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培育了全市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祺扬到高新区调研时强调,高新区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引进配套企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主引擎。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招引和服务人才,聚焦产业转型,切实把高新区打造成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2022的每个瞬间,回顾高新区这一年高光时刻。
回眸2022,高新区,你真的很不错
襄阳高新数字经济产业园——西门子数字工业创新中心落地
高新区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后,发出的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高新区一科创成果入选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智创新成果50佳”
襄阳市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襄阳比亚迪产业园正式落户襄阳高新区。
襄阳市2022年重大项目“开门红”系列活动暨高新区一季度重大项目“三集中”
湖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2021年度“省双创战略团队”拟立项项目的公示》,高新区4家(全市共5家)企业上榜,入选数量位居全市头部。
全市招商引资“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中,高新区荣获2021年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头部名。
锻造标杆,创造奇迹!土地摘牌仅两天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实现“五证”同发。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湖北省公布2021年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结果。全省首次有3家企业通过A级审核,其中襄阳就占到2家,全部为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企业。
2022年4月1日襄阳自贸片区正式挂牌成立整整5岁了!
2022年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襄阳高新区举行。
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开工活动在襄阳高新区举行。
高新区举行襄阳科技城二期2022年首批重点项目入园及开工投产仪式。
襄阳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襄阳再增一个高能级对外开放新平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暨湖北汽车工程职教集团、湖北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2022年年会在该校智造工业中心举行。会上,比亚迪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高新区管委会、杭州拾焰科技有限公司、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阿里巴巴襄阳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在高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仪式。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股票简称“超卓航科”,股票代码“688237”。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对“冷轧带钢精整生产线智能调控系统”项目进行测试。该项目还成功入选隆中人才计划,并获得项目资金支持。
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的相关研发人员参与提供了全部舱体动、静结构密封产品以及消氢点火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
高新区期中“成绩单”亮眼:1-6月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稳居全市头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位于全市头部(不含东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
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扩产项目在深圳工业园正式开工。
2022“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襄阳选拔赛举办决赛,高新区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的非球面镜片的模压制造技术、北京普能公司全钒液流储能研发团队分别荣获企业组、创客组一等奖。
湖北微伞医疗科技公司生物样本库获批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成为襄阳市首家具备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的单位。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落下帷幕,其中,高新区企业湖北恒维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定制式3D打印智能矫形器受到热捧。
全国工商联于9月7日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高新区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已连续十年上榜。
湖北省科技厅近日公布了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入围全国赛项目名单,位于高新区的宇昂科技有限公司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
2022第三届全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创新成果交流大会上,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三个项目获得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大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评定结果,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襄阳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营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高新区举行。28家企业集中签约,计划投资30.5亿元。
2022襄阳高新区蕞美讲书人分享会上,8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蕞美讲书人依次登台讲书,对7本好书进行精彩解读,共享读书盛宴。
2022年拟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全市38家科创企业入选。高新21家瞪羚企业入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库。
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顺利将梦天实验舱送往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简称航天四院42所)的研发人员参与提供了所有舱体动、静结构密封产品以及被誉为“头部把火”的消氢点火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
航天四院42所研发的穿戴式跌倒防护气囊以及非储压式灭火装置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国内外与会者的目光,受到各方肯定。
此次航展上,作为首次参加珠海航展的新军,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多项核心技术,引起众人关注。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成功护航费俊龙等3位航天员入驻“太空家园”,航天四院42所舱外航天服密封,保障航天员放心出舱。
襄阳铁路物流基地项目在高新区开工。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湖北·襄阳)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现场赛在西门子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如今的襄阳高新区已是峰峦叠嶂。精彩的华章,总是在砥砺前行中续写。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由加工制造向集研发、生产、成套、服务为一体的重大转变,使高新区汽车产业特色更加突出、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汽车+”跨界融合的汽车后市场产业生态体系,鼓励发展汽车金融、维修保养、汽车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促进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其他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形成新型汽车后市场生态体系。
充分依托高新区产业基础,挖掘潜在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武器装备、通用装备等领域,加快培育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增材再制造等新兴业态。发展由“散、小、弱”向“专、精、强”转变的思路。
高新区积极构建“1+4”新型电子信息发展体系,全面提升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在数字经济领域,推进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将5G相关技术群及跨界多场景融合技术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广北斗应用,提高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水平。
立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结合高新区在物联网、大数据方面的优势,力求在电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氢燃料动力、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发展。
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从项目一期1号厂房(头部15GWh模块)主体完工,到12月中旬,头部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拉开万名汽车行业员工入园的序幕。借助比亚迪产业链条推进襄阳高新区建设,围绕比亚迪产业链条推进市区东北角支点崛起,筑起一座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高新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辐射“襄十随神”和南襄盆地,且助力襄阳都市圈做大做强的卫星城。
比亚迪产业链条全部建成后,将为襄阳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直接增加上万人口,间接增加日均5万次及以上人流量,形成集工业、商业、市场和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襄阳式”现代化功能区,近可增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和南阳人力物业流通,远可融入国内国外汽车行业并撬动上下游动能,前景广阔程度与“二汽”铸造三厂存在异曲同工之象。也将使襄阳成为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为我国非省会城市谱写一篇可以借鉴推广的转型升级、产城协调、城乡融合、跨地联动发展的新篇章!
高新区以期许之心育才、以宽容之心用才、以开放之心引才,对紧缺人才敢于重奖,对高端人才舍得“真金白银”,让高新区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高新区更出彩。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