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实现“双过半”目标
这是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今年以来,枣阳市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扎实做好“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推改革”各项工作,加大助企纾困和减税降费力度,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打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贡献枣阳力量。
经济运行逆势增长。上半年,枣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7%,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高于襄阳0.2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12956家,同比增长82.76%,总量和增幅居襄阳各县(市、区)前列。城镇新增就业7633人,完成进度6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的低位水平。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枣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襄阳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品产销率达98.4%。18家企业入选2022年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入围企业数量位居襄阳市头部。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夏粮夏油实现双丰收。上半年,枣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2亿元,可比增长7.3%。夏粮总产量56.7万吨,增长1.9%,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枣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襄阳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增速在襄阳各县(市)排名第二。
消费市场稳步回升。上半年,枣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亿元,增长4.8%,增速高于襄阳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速在襄阳各县(市)排名头部。外贸出口预计可完成3.5亿美元,同比增长211.44%,利用外资预计完成4887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9.89%。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枣阳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8亿元,同比增长18.7%。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046.56亿元,同比增长14.7%。总量与增量均居襄阳市各县(市、区)头部。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1至6月,枣阳市新签约招商项目90个,合同投资额719.38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项目正式合同投资额682.32亿元,同比增长315.58%。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64.206亿元,同比增长32.87%。工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13.71亿元,同比增长41.42%。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数7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2.11%;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2.94%。引进投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9.26%。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5个,完成全年任务的83.33%,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实现“双过半”。下一篇
我市一税务干部获评“荆楚楷模·蕞美税务人”
长江日报简介长江网简介网站地图豁免条款联系我们采购信息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