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技改赋能生产焕新我市民营企业抢占发展“智”高点

admin6个月前 (09-29)襄阳产业信息19

  从产品到工艺,从生产到管理,襄阳广大民营企业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探索智能化改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民营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76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2.4%,为全市工业经济决战“全年红”提供了有效支撑。

  位于我市的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北新火炬)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逐步成长为行业标杆。

  走进湖北新火炬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化轮毂轴承生产线上,各类机械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加工。

  “公司经历了由半自动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先后投入6亿余元,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自主设计研发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各项控制系统,为设备装上‘大脑’。”湖北新火炬总经办主任周波介绍,目前公司已更新生产设备及检测试验设备780台(套),组建了6条智能化生产线条全自动化生产线。

  作为一家主要研发和生产乘用车轮毂轴承及单元的企业,湖北新火炬每年都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提升,技改提质效果显著,产品走向国内中高端市场,拥有和世界知名品牌同场竞技的实力。

  现如今,湖北新火炬研发的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已进入全球采购供应链,在美国市场已成功替代美国TM、韩国ILIN、日本NSK等国际品牌。同时,自主设计的轻量化、低扭矩、高密封的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先后为比亚迪、东风、华为、蔚来等汽车新势力配套,预计市场增量达到10亿元。

  湖北新火炬的不断发展壮大,只是我市众多民营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成长起来的一个缩影。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些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作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正在搭乘智能化改造的快车,奋力发展,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数字赋能 互联互通激活“一池水”

  自动抓取原材料、依次完成上料和下料工作、压合、自动打码……走进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襄阳光瑞)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块天窗不到10秒就成形下线,打码入库。

  “在这个加工单元,机器人利用3D视觉系统,确保抓取准确。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产品。该单元还配备了电子数字化看板生产管控系统和可视化三维管控系统,可实现现场生产管控、产线分析等动态再现。”襄阳光瑞董事陆海告诉记者。

  作为襄阳光瑞的汽车内外饰件自动冲压、注塑涂装智能制造改造升级项目,该生产单元的产品生产、检测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不良率降低3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我们通过对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工艺流程进行升级,使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智能制造工艺水平,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陆海说。

  陆海告诉记者,经过数字赋能,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公司的关键装备数控化率可达5%以上,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可达90%以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之间的数据自动传输率达到100%,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5%,降低运营成本约25%,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我市众多民营企业中,以数字化改造“赋智”“赋能”已成为发展共识。如今,我市民营企业正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练好“内功”,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企业发展协同能力,构建柔性化制造、网络化共享、智慧化协作的全智能生产平台,实现企业发展的互通互联,赋能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好的环境会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在我市,民营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翅膀。而这背后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政策举措,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搭建起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四梁八柱”。

  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若干措施》,鼓励新建项目按照智能工厂标准建设,对3年内建成投产且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工业项目,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蕞高5000万元的补助;

  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对达到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准的,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蕞高1000万元的补助;

  大力建设智慧工厂,制定《襄阳市推进新一轮“千企千亿”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我市围绕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等举措,使得我市民营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7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7个,有力提升了全市民营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风汽车: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东风汽车: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600006 证券简称:东风汽车 编号:临 2023——003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承担法律责任。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   一...

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在襄阳高新区开工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在襄阳高新区开工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4月30日,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开工活动在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   这是自今年2月15日东风公司与襄阳市签订《襄阳市人民政府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促进襄阳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2022-2026年)》以来,政企双方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携手应对汽车产业科技变革、转型升级、致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将按照国内领先的...

中南高科-济南天桥智能制造小镇

中南高科-济南天桥智能制造小镇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中南高科·济南智能制造小镇(以下简称项目)于2017年10月被评选为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项目,也是天桥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项目,方案规划面积占地5000亩,计划总投资300亿元,项目一期工程占地约160亩,建筑面积10.4万方,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至今已基本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已基本招商结束,...

中南高科桐乡智能制造产业园

中南高科桐乡智能制造产业园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一、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桐乡石门镇,处于长三角城市******汇中心,南接杭州,北靠上海、湖州,处于申嘉湖、沪杭高速,和桐德线,临杭大道,练杭高速,320国道围合的交通路网当中。多维立体交通网络环绕,经申嘉湖、长深、沪杭甬以及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形成长三角1.5小时都市圈。 高铁:桐乡高铁站至杭州东站仅需17分钟,至上...

园区专栏:中南高科湖北宜昌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厂房

园区专栏:中南高科湖北宜昌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厂房

  600平起售 首付4成起,首层可装行车   湖北宜昌伍家岗工业园,入园享税收优惠   【地 址】:汉宜路与共升一路交汇处(伍家岗工业园管委会旁)   【品 牌】:中南高科产业集团 中南高科是中南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中南控股2020年营收 3200亿,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78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位) 目前在全国50个城市...

康贝尔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在东津新区正式投产

康贝尔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在东津新区正式投产

  襄阳日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 全媒体记者毛陈宇 通讯员徐勇 陈宇航)5月9日,襄阳康贝尔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正式投产。   襄阳康贝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康贝尔)位于东津新区现代大道以西,长山路以北,是一家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厂区占地40亩,拥有超过2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公司主要生产半导体封装测试传送设备、SMT...

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将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通过建立计划培育库、遴选推广优秀案例、宣贯普及标准等举措,培育形成以“未来工厂”为引领、以“5G+工业互联网”为试点、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   在日前工信部公示的2...

打造国家级示范区!襄阳这一片区未来将…

打造国家级示范区!襄阳这一片区未来将…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东津新区始终坚持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以城市建设聚集高端产业,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新区集聚,打造高水平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位于东津新区南边的华侨城,坚持以文化旅游业驱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爆了襄阳文旅产业,半年接待旅游约100万人次,成为东津新区甚至襄阳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