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奋进马蹄疾襄阳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抓发展必须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引资。
5月27日,襄阳市庞公滨江生态商务区(EBD)首批产业项目开工暨签约仪式举行。
中冶南方、正大集团、温德姆等知名企业及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纷纷牵手庞公EBD,15个开工和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95.3亿元。
把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摆在“一号位置”,今年以来,襄阳坚持以“一天都不耽误”的紧迫感,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4月27日,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5月21日,吉利硅谷多晶硅项目在谷城县正式投产……1月至4月,我市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539个,同比增长55.33%,投资总额超过3180亿元,同比增长113.45%。
全方位聚焦重点、多举措狠抓招商,襄阳正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比亚迪牵手襄阳,一期投资1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和零部件项目。
“这次成功合作,离不开襄阳的细致服务。”比亚迪集团总裁办公室行政总监徐磊说,多位襄阳市领导多次带队到比亚迪进行通宵达旦商讨,各地各部门春节期间还深入项目基地调研,这让比亚迪感受到了襄阳优越的营商环境和细致周到的服务。
招商引资“走出去”,优质企业才能“引进来”。
2月15日,元宵节。当大家还沉浸在欢度佳节的氛围中时,市委书记马旭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就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武汉,与省交投、省联投、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工行湖北省分行等部门负责人座谈。
3月,省交投、省联投分别在襄阳设立区域总部。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将深耕襄阳,当好城市合伙人,助力襄阳高质量发展。
“要以一天都不耽误的紧迫感冲刺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
襄阳各地纷纷走出去,抢抓机遇期,争回好项目。
县委书记奔赴云南、四川,县长前往竹山、竹溪……今年以来,保康乡镇和县直部门共30余个单位的“一把手”积极带头“走出去”,外出招商41批次,洽谈推进重点招商项目30个。
在谷城,各招商专班共外出80批次,累计250余天,拜访企业100余家,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纺织服装等产业,洽谈合作项目117个。
在枣阳,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三个百亿元投资项目同时签约落户,实现了该市百亿级招商引资项目“零的突破”:振烨国际集团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新材料产业新高地,中核汇能计划投资171.85亿元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华能湖北新能源公司投资约110亿元构建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元旦过后,我市迅速发动春季招商攻势,头部时间“走出去”,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密集开展招商活动。
数据显示,1月至4月,我市市直部门“走出去”招商472天、拜访企业422家,同比分别增长28.61%、34.82%。
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至4月,我市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4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7个,百亿元以上项目7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投资项目39个,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30个。
“链”起产业生态,“聚”起发展动能
襄阳地处内陆,比区位优势,比不过沿海城市;比政策优势,比不过发达地区。吸引企业落户,襄阳靠什么?
“襄阳汽车产业链完备,我们将抢抓这一轮汽车产业供应链重塑的机遇,与湖北深化战略合作。”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说,将加快推进襄阳比亚迪产业园项目建设,创新技术与产品,拉长产业链。
完备的生产要素,丰富的产业业态,上下游同频共振,襄阳的产业链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市领导领衔挂帅当“链长”,汽车、纺织服装、现代化工、电子信息、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全面发力。
比亚迪、吉利先后抢滩襄阳,湖北中电枣阳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龙佰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紧随其后开工……今年一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6.7%。
湖北通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汽车桥壳胀压成形技术及专用主机设备属于源头创新,目前企业刚刚调试完设备,正在进行试生产。
“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有20余项专利。”湖北通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文起说,该公司凭借优势技术,成为东风德纳车桥公司、中国重汽公司、比亚迪等国内多家重点企业的供货商。
“听说他们跟东风德纳车桥公司签订协议需要在襄阳生产,我们就头部时间进行了对接。”襄州区招商服务中心产业招商部部长吴琼说,湖北通桥科技有限公司对襄州区整个汽车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及延链、补链、强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也有新发展。
4月2日,“襄阳高香茶”全球智能化生产线投产仪式在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开工项目28个,竣工项目23个,签约项目21个……今年一季度,以稻虾共作、中国有机谷、襄茶产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优质粮油、农产品加工业、襄阳牛肉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为主的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呈现出“日日有进展,链链有亮点”的新局面。
据了解,我市坚持将招商项目与资源禀赋相适应、与长远规划相协调,聚焦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从各产业链领军企业中筛选出107家重点企业开展“点题”招商,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此外,我市还全面推行链长制招商,“四大家”领导挂帅出征,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48次,推进振烨国际等90个项目签约,目前已成功引进比亚迪、吉利、华夏航空等14家企业落户襄阳,合同投资额753亿元。
坚持落地为要,我市全面梳理去年全市签约的1236个项目落地情况,分批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会,不断打通项目落地“肠梗阻”,项目开工率由年初的56%提高至74.43%。
在严格遵循项目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推进优质招商项目落地见效。
龙蟠科技车用环保处理液项目,100天完成5.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试生产。
华新水泥襄阳建材工业园今年将投资1.5亿元,新建一条年产30万立方米新型墙材生产线项目,但在项目推进中遇到了土地征迁问题。该项目包保秘书、南漳县政协副秘书长郑安军得知情况后,迅速协调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30条”,扎实推进“清文件、减审批、降成本”专项行动;开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百日攻坚,倒逼政务服务提速、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11个县(市、区)、14个工业园区实现区域性统一评价,全流程审批时间从国务院要求的120个工作日压缩到56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从303项简化为蕞多96项。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不少企业“二次投资”,与襄阳共同成长。
在樊城,中通快递二期项目、“好邻居”超市第三期项目大型智能自动化冷链仓储库正谋划推进;
在枣阳,维恩生物二期项目建设加快步伐;
在老河口,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追加投资3.9亿元,新建15万吨铝棒项目,并为该市新引进3个铝型材项目;
在谷城,湖北福临花高端纺织二期项目3月底签约;
在南漳,湖北闽钱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3月初签约。
不断完善项目策划生成和工作推进机制,持续强化招商引资攻势,襄阳将用实实在在的招商项目稳住全市增长面,奋力冲刺“双过半”。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