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大发展!襄阳每天不一样
“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总投资224亿元的郑渝高铁通车在即,通车后将结束我市南漳、保康不通高铁的历史,成为连接并构筑覆盖中原、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快捷高速通道;
总投资197.44亿元的襄荆高铁可研报告已获批复,建成后将加速构建湖北中西部地区南北向高铁通道,实现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小时通达;
合襄高铁已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成为通往华东地区的东西向蕞便捷高铁新通道。
届时,我市“四纵四横”铁路网形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巩固。
全媒体记者谢勇 通讯员王自强 黄吉东 摄
完善汉江综合交通走廊,实施汉江丹江口以下段千吨级航道提升工程,襄阳港小河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港运营,总投资33.49亿元的雅口枢纽首台机组启动发电,总投资55.67亿元的新集枢纽进展有序,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开工建设。
为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我市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国省道和高速公路建设。
正在加速推进总投资143亿元的内环提速改造工程、总投资106亿元的东西轴线亿元的南北轴线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总投资27.21亿元的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总投资18.86亿元的襄阳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延长线(襄阳至南漳)顺利推进,力争总投资20亿元的中环北线项目下半年开工、襄江大道鱼梁洲隧道今年国庆节建成通车。
枣阳、南漳、保康等5个通用机场正在积极准备前期工作。
环线提速一期:内环东线月交付使用
全媒体记者杨东 通讯员古建敖 李兆兰 摄
环线提速二期:成立项目指挥部 开展“五比”竞赛
据了解,环线个标段,分别是内环北线东段、内环北线西段,内环西线北段、内环西线南段,内环南线,内环至襄阳东站连接线,内环至襄阳机场连接线公里,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对现状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主要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互通立交”方式建设,
1至4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6%
有效拉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至4月,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其中4月新开工20个。全市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5个,新增产值52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7个百分点左右。
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无论是招商引资新项目,还是技术改造项目,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智能化提升、绿色化转型的项目占比达到80%以上。
在水运方面,雅口航运枢纽已基本完工;新集枢纽主体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正在实施航道疏浚,近期将启动唐白河大桥新建施工;小河港在今年3个月时间内成功实现直达长江、江海联运,再到近洋远航“三级跳”,助力襄阳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绕城南、枣潜北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
全媒体记者杨东 通讯员李涛 陈朝鲜
计划年内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公里。
襄阳至宜昌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
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与南阳对接省际节点方案;
襄阳至信阳高速公路已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
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公路正在开展通道方案研究。
前4个月,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19个
壮产业,制造业投资活力增强。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955亿元。在比亚迪动力电池工业园、吉利硅谷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拉动下,今年1至4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9%,高于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
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我市先后建成了襄阳东站、襄阳机场新航站楼、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小河港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础设施工程。今年以来,随着城市快速路网建设的加快,1至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6%,比一季度高8.2个百分点。
惠民生,社会领域投资持续扩大。我市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持续加大社会领域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加民生服务供给。今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和鄂西北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1至4月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9.2%,其中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53.7%、43.5%。
前4个月,全市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539个
先后引进了比亚迪、吉利、正大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工业项目正式合同投资额2344.82亿元,同比增长168.1%;
作者:全媒体记者严俊杰、沈明晶、刘倩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