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推荐|【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周年】襄阳片区: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原标题:双语推荐|【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周年】襄阳片区:推行工业项目 “拿地即开工”
汉江之滨,千帆齐进。两年来,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的襄阳,自贸片区发展不断自我突破,“无申请退税”、出口退税电子退更免、“办税无纸化”、襄汉欧班列运营、铁路资源整合利用、关税保证保险推广……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机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目前,《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70条任务分工中涉及襄阳片区的160条改革试验任务已落实128条,完成率为80%,达到了预期目标。
襄阳市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春杰介绍,今年片区在“先建后验”的基础上,再次改革创新,开展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变过去“串联审批、多头审批”的模式,重新梳理设计集成式的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并联审批、承诺审批、提前代办,全面提高审批效能。
同时,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实行“边补充材料,边开工建设”的并行推进模式。由财政出钱帮助企业承担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保护、节能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若干种单项评估等费用。
“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我们压缩至蕞多15个工作日,这样就帮助企业省钱省时。”她说。
改革带动苏宁襄阳智慧零售电子商务项目发展如火如荼。该项目总占地500余亩,主要辐射襄阳、随州、十堰、神农架等地的物流仓储服务。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工程的建设。
“以前这样的的项目我们需要15个月的建设周期,前期办证要6个月,后期建设9个月。现在办证和建设可以同时进行,就节省了我们6个月的时间。企业的投入也可以早一点获益,为襄阳自贸片区的改革点赞。”苏宁襄阳智慧零售电子商务项目经理于明笑着说。
改革让企业获得红利,也让襄阳赢得越来越多经济实体的青睐。据了解,截至目前,襄阳片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277户(其中企业3258户),比挂牌前增长108%(其中企业类增长132%),外资企业总量达到50户。
【简介】襄阳自贸片区规划建设21.99平方公里,含襄阳保税物流中心0.281平方公里。襄阳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商贸物流、检验检测等产业,引领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双语推荐|[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周年] 武汉片区:创新驱动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解读|武大专家解读《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十大亮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