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0月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市直单位:
现将1-10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1-10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24个,同比增长72.64%,完成省定目标的110.87%;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6645.57亿元,同比增长94.39%,完成省定目标的123.82%;新签约亿元以上外向型产业项目221个,完成省定目标的148.32%;入库开工项目466个,完成省定目标的71.15%;入库投产项目406个,完成市定目标的65.48%。
各地陪同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出省招商11次,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赴市外招商共551天。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排名前三的为谷城县、襄城区、枣阳市,分别为165个、148个、136个,排名后两位的为保康县、东津新区,分别为57个、60个。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速排名前三的为保康县、襄城区、枣阳市,分别为256.25%、142.62%、130.51%,排名后两位的为谷城县、老河口市,分别为29.92%、35.53%。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合同投资额排名前三的为枣阳市、樊城区、谷城县,分别为1008.90亿元、794.86亿元、772.14亿元,排名后两位的为保康县、老河口市,分别为93.13亿元、378.30亿元。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合同投资额增速排名前三的为枣阳市、樊城区、保康县,分别为221.12%、162.32%、159.55%,排名后两位的为高新区、襄州区,分别为0.60%、17.99%。
签约亿元以上外向型产业项目个数完成目标比例排名前三的为南漳县、枣阳市并列头部,均为416.67%,宜城市为316.67%,排名后两位的为谷城县、樊城区,均为为133.33%。
入库开工项目个数完成目标比例排名前三的为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分别为112.90%、94.25%、85.33%,排名后两位的为东津新区、枣阳市,分别为23.08%、52.17%。
全市签约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9个,其中枣阳市5个,谷城县、宜城市、南漳县各4个,高新区、东津新区樊城区各3个,襄州区、老河口市、樊城区2个,襄城区、保康县为0个。
自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后,全市82个承担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直部门已全部组建了招商工作专班,1-10月已有74个部门“走出去”招商,积极对接项目,累计外出1956天,拜访企业1894家,同比分别增加46.41%和74.95%。目前共促成48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合同金额991.99亿元,引进落户自贸区市场主体42家。其中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汉江控股、汉江国投、市国资委、市卫健委、市税务局、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市经信局、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和市政府驻武汉办事处外出招商天数超过了70天。已促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的市直单位为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市政府办公室、市人社局、市委办公室、市史志研究中心、市委台办、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汉江控股、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商务局、中国联通襄阳分公司、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汉江国投、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中国建设银行襄阳分行、市委宣传部、中国银行襄阳分行和市水利和湖泊局。
1-10月,我市亿元以上入库开工项目466个,个数排名全省第二(宜昌市654个,排名全省头部; 十堰市380个,排名全省第三;武汉市331个,排名全省第四)。其中10-50亿元重大项目7个,个数排名全省第八(宜昌市50个,排名全省头部;武汉市39个,排名全省第二;十堰市28个,排名全省第三);50-100亿元重大项目2个,个数排名与武汉市、随州市并列全省第二(宜昌市6个,排名全省头部);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个数排名全省第五(宜昌市8个,排名全省头部;武汉市3个,排名全省第二;孝感市、荆州市2个,并列全省第三)。11月新增申报亿元以上开工项目70个,预计1-11月全市亿元以上入口开工项目536个,完成省定目标的81.83%,完成1-11月指导性目标任务的68.63%。
亿元以上入库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84.99亿元,投资金额排名全省第三(宜昌市3303.33亿元,排名全省头部;武汉市2203.11亿元,排名全省第二)。11月新增申报亿元以上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48.58亿元,预计1-11月亿元以上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33.57亿元。
新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195个,排名全省头部(宜昌市987个,排名全省第二;荆州市771个,排名全省第三)。
新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金额6533.26亿元,排名全省第三(武汉市9519.77亿元,排名全省头部;宜昌市7605.23亿元,排名全省第二)。
新引进外向型产业项目221个,排名全省头部(宜昌市191个,排名全省第二;武汉市177个,排名全省第三)。
一是入库项目占比不高。全市2022年1-10月签约的亿元以上项目超过签约项目总数的80%,2021年同比与今年持平。从今年11月统计部门数据来看,全市申报入库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占全部申报总数的60%左右,显示各地申报亿元以上项目明显不足,而全省招商引资考核数据仅考核亿元以上项目入库数量和金额,此一项造成我市在全省考核排名落后宜昌、武汉两市。
二是重大项目存在短板。从签约方面看,1-10月,我市共签约100亿元以上项目13个,而武汉有26个,宜昌有21个;50-100亿元项目我市有15个,而武汉有29个,宜昌有27个。从项目入库方面看,我市10-50亿元的项目有7个、50亿元-100亿元的项目有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有1个;而宜昌市分别为50个、6个、8个;武汉市分别为39个、2个、3个。宜昌今年在资源类项目签约入库方面发力较大,签了多个过百亿的资源类项目,我市十月份以前重大项目签约不足,但十一月份我市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可明显弥补我市在重大项目入库中的短板。
三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从产业招商方面看,医药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势头强劲,潜力看好,但其他支柱产业好项目大项目屈指可数,1-10月全市共签约5亿以上重点项目234个,其中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18个、装备制造产业项目20个,均未完成时序目标任务进度,招商进度相对滞后。从1-11月申报入库数据来看,未完成入库时序任务的有:东津新区、襄州区、枣阳市、樊城区、高新区。其中东津新区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8.21%,襄州区、枣阳市完成数量刚超过全年任务的一半。
一是紧盯项目入库不放松。项目入库工作在全省招商引资考核中占比分值较大,是考核得分和争先进优的决定性指标。市招委会办公室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紧盯项目入库,每月定期在统计库开放时提醒督办,并会同统计、发改、经信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入库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要高度重视项目入库工作,协调专人专班冲刺蕞后两个月,力争我市项目入库工作迎头赶上。
二是紧盯招大引强不放松。市招商局要继续做实“点题招商”,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外向型项目,督促各县(市、区)、开发区抓紧将重大在谈项目提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外出拜访推动,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和以资源或者市场换产业,力争引进一批重大行业龙头项目落户。
三是紧盯项目服务不放松。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继续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市招商局提请市政府进行协调,争取项目招得来、落得快、发展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襄阳市招商局总编辑:杨瑛 责任编辑:李杨婷 地址:襄阳市高新区七里河路2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襄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